泸州况场镇:四举措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7.05.2014  21:16

   四川在线消息(王红乙 向峰平) 为切实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四镇建设”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况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江阳区况场镇从四个方面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最后一公里”寻找问题。通过“意见收集箱”“百名干部进万家门”“发放调查问卷”等平台,面对面与群众对话,原生态了解百姓关切,真听意见、听真意见;走进各类企业,真实了解企业主及企业职工的诉求与建议,切实从“最后一公里”查找、发现、挖掘和梳理一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现实性问题。

  在“最后一公里”整改问题。对于在查找问题阶段和开展体验活动阶段梳理与发现的问题,按照“常规性问题加大力度解决、遗留问题集中攻坚解决、新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解决”三句话整改思路的要求,依托“便民服务中心”“领导接访日”“热线电话”等服务载体,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画好路线图,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与解决。

  在“最后一公里”倾斜政策。民政、交通、医疗、养老、社保、教育等民生窗口部门要突破常规思路、大胆探索实践、推出创新举措,不断完善相关惠民利民台帐,确保人、财、物等公共政策资源在一定程度向“最后一公里”倾斜,让在“最后一公里”的人民群众接受平等、合理、优质的公共服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最后一公里”建章立制。把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整改和解决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建成长效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制度体系,确保常态化、均衡化推进,让“最后一公里”成为“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