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冯兴荣:文化精准扶贫应成为常态

25.01.2016  21:30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4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沈杏怡) 文化扶贫不是任务,所以我认为文化扶贫不仅仅是一行人去表演一场,而应该让其成为一种常态。艺术家长期的、一对一的做到文化‘精准扶贫’。”今日四川省政协委员、国家二级演员冯兴荣在川网会客厅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起了他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精准扶贫”的看法。

 

  冯兴荣供职于凉山州歌舞团,对于彝族文化非常熟悉,谈及如何才能真正做好扶贫工作时,冯兴荣通过长期调研观察,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彝族文化与汉族上有诸多不同,例如彝族新年是11月,而每逢汉族春节,艺术家来到凉山地区为当地百姓带来表演,甚至送上春联等等。但一些彝族百姓其实不过汉族春节,这样的帮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扶贫。

  在冯兴荣看来,真正的文化扶贫,需要长期的、一对一的进行,要落到实处地做到“扎根”二字。他指出,可以让艺术家分个去到贫困村中,以驻扎的形式,进行帮扶。他向四川新闻网记者讲述了自己进行帮扶的经验,“去年,我自己去到了会理县,呆了一周左右,在当地开设了声乐讲座,邀请了学校音乐老师等来参加。”他认为,以一己之力能够帮扶的人不多,但他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校老师,再由老师们散播出去,这样的力量比给当地带来一场演出,要更有力量。

  冯兴荣认为,不少需要文化帮扶的地区,本身经济已经相对落后,文艺工作者去到当地进行帮扶,当地接待,其实会给当地各方面增加许多压力。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设立专项基金,用以文化扶贫,不要给落后地区增加过多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