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管”时间能否缩短? 雅西高速:安全红线不能变

11.12.2014  12:46

    

    12月10日,雅西高速迎来今年的首场降雪,高速交警在拖乌山冰雪路段执勤。

    雅西高速进入“冬管”期后,客运公司反映客车班次缩减影响旅客出行

    由于存在坨坨雾和暗冰,雅西高速从2012年建好当年,就开始执行“冬管”措施。今年12月1日起,雅西高速进入了第三次“冬管期”。根据规定,雅西高速荥经至彝海路段禁止7座以上(不含7座)载客汽车、三轴以上(不含三轴)载货汽车在每日下午6点至次日早上8点通行。而“冬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经行雅西高速的部分客运线路。近日,这些客运班线的经营者致电华西传媒集群96111热线,希望能缩短“冬管”时间,给前往西昌等地的乘客多一点乘车时间。

    12月10日,雅西高速交警回应,雅西高速沿线海拔高差大,从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均不同程度存在冰雪和雨雾等恶劣气候,低温结冰路面对车辆通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危险,而根据历年经验来看,“冬管”路段在“冬管”期间每两天就会进行一次除雪工作,所以坚持“冬管”是保证交通安全的红线,不会轻易改变。

    客运反映 “冬管”致客车班次减少

    能否缩短每日管制时间?

    四川蜀捷运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先生说,包括四川蜀捷运业有限公司、四川蜀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西昌三和高速客运有限公司和攀枝花运业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公司,从2013年起就开始向相关部门建议,缩短“冬管”时间,或者根据气候变化每日制定“冬管”方案。蓝先生称,以四川蜀捷运业有限公司为例,在“冬管”开始前每天会往西昌方向发出36次-38次班车。“冬管”开始后,缩减到每天约20次班车。

    “以前我们最后一班车在下午5点30分左右发出,‘冬管’后每天发出的最后一班车时间提前到下午2点左右。”蓝先生称,以往每天运送乘客900人次-1100人次,现在则只有500人次左右。“现在都还好,问题是到了春运期间,每天的客流量能达到3000人次,到时候怎么办?有些乘客坐不到班车,就会选择黑车,安全就成问题了。

    “我们统计了2012年和2013年‘冬管’期间的气候数据,180天里大相岭和拖乌山路段大雾和大雪天气只有20天左右,而雨雪天气也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和1月中上旬。”蓝先生说,上述4家公司2013年向相关交通管理部门递交过一份关于“调整雅西高速冬季管制措施的请示”,今年又递交了第二次。蓝先生认为,雅西高速沿线的气候条件并不特别恶劣,即使偶尔有恶劣天气,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我们主要提出了2个建议,一是‘冬管’能不能不要一刀切,直接定死成3个月;二是‘冬管’时间能否缩短为每天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6点。

    记者走访

    客运站滚动提示班次信息错过班次乘客选择黑车

    成都石羊场客运站是成都市发往西昌、德昌等方向班线最多的客运站,而这些班线都需要经过雅西高速。今年“冬管期”开始后,该站目前每天有6趟发往西昌、7趟发往石桥、5趟发往冕宁、3趟发往德昌的班车。12月10日下午2点,华西都市报记者在该站内看到,班线显示屏上不时提醒乘客这些线路的客车处于“冬管期”有所减少。

    下午2点过,记者见到了正准备前往西昌的王先生。因为错过了最后一班车,王先生直接选择了坐黑车。王先生的老家在西昌,每年都要回去好几次。他告诉记者,2012年春节,他提早一个星期买票,才赶上了班车;2013年春节,他提前了一天买票结果没买到,售票员说因为雅西高速“冬管”班次少了,最终他不得不选择到车站外坐黑车。王先生说,雅西高速进入“冬管期”后,部分像他这样错过班次的旅客,都会选择坐黑车。

    10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成都市五块石客运中心,从这里发往攀枝花的班车总共4班,最晚一班于下午2点出发。当记者在购票窗口咨询时,一名男子前来搭话:“去西昌走不走?一个人200块,随到随走。”记者在该男子带领下来到上车点——一个隐蔽小区前的小广场上,这里停着多辆7人座的“商务车”,以及5辆核载17-23人的小型客车。“这些都是去西昌的,随时买票随时上车。”一位黑车司机说,这些车子都是有乘客定了座的,只要凑够人数就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