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和呼吸道最易遭殃 如何预防高发病?

12.12.2014  17:02

        人民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刘婧婷)近段时间,很多地方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加大,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冬季成为各种疾病的多发季。如机体不能适应这一变化,抵抗力下降,一些“老毛病”特别容易复发,尤其是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曹贵民介绍,冬季的特殊气候条件,使之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

        都有哪些易发病呢?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对中老年朋友来说,不仅容易感冒发烧,更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冬季正是中风、心肌梗塞的高发季节。这跟在冷空气的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容易波动,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有关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无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身体不好的人,在气候变化时,也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从而诱发以下疾病:

        ①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主要是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即使中青年人,也可能突发心肌梗塞,引起猝死,要引起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②呼吸道疾病方面,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易高发。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曹贵民提醒,需要从5个方面来做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1、冬季气温降低,要注意保暖。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容易造成心脑血管意外。

        2、生活规律要稳定,尤其是有晨练习惯的人,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者下午为宜。早上6-10点,是人体血压较高的一个时段,出门过早,受到寒冷刺激,较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因此,不宜过早进行晨练。

        3、在饮食上不要吃得太油,饭菜宜清淡,多吃些蔬菜和瓜果。

        4、注意控制血压,经常测血压,调整用药量,避免血压反复波动。一旦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头痛、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5、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因生闷气导致血压波动,诱发疾病。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季节交替,天气多变,很多老人、孩子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曹贵民提醒大家要从5个方面来预防呼吸道疾病。

        1、从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入手。像年轻人可坚持锻炼,如慢跑、打拳、做操等,但需要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度疲劳。冬季锻炼最好是在日出以后,即气温稍高的时候。

        2、冬季室内空气需保持通风换气。因为室内长时间不通风、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就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所以应注意常开窗户,通风换气,同时也可以采用食醋蒸熏等方式对室内进行消毒。

        3、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冬季除了要进行适当滋补外,还应增加对养阴润肺、滋阴润燥食物的摄取,如梨子、百合、银耳等,帮助润燥滋阴、养阴润肺。

        4、遭遇雾霾天气或去一些人口密集的场所时,最好戴上口罩。尽量减少在商城、影院等公共场所的停留时间。

        5、要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不熬夜。根据天气变化,要及时增添衣服,防止受凉,养成多喝水、勤洗手的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坚持早晨冷水洗脸、睡前热水泡脚,这些都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良好方法。

        平时饮食方面,如何改善?

        冬季适宜“封藏”。这个时候,食补要“”,如果过食燥热峻补之品,会损伤阴气、扰动阳气,进而加重干燥症状。对于进入冬季,出现怕冷、手脚发凉的人群,建议食用一些作用温和的温补食品,如鸡肉、黄牛肉、羊肉、虾、韭菜等。对于阴精不足、口眼干涩的人群,建议食用养阴润燥、补肾填精的食物,如山药、百合、胡桃仁、白果、芡实、豆腐、牛乳、黑芝麻等,不吃过于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爱上火的人群,进补应以平补为主,主要有两类食物:一类是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粳米、玉米、水果、蔬菜等;一种是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西洋参、蜂蜜等,以及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枸杞子。这个时节里,还可多吃些增加活力的蔬菜,比如菠菜、卷心菜、红椒、洋葱、茄子,这些蔬菜都富含维生素或矿物质,有助于人们增强抵抗力,度过寒冷季节。

        冬天是滋补身体的季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推荐三个方法:①用雪梨、百合等熬汤喝,可滋阴润肺,缓解咳嗽症状;②天麻杜仲鱼头熬汤喝,能缓解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对降血压有利;③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健脾胃、养气血,冬令食用,能够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