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科院率先选育羊肚菌新品种 创全国单产新纪录

02.04.2015  23:30

    

    (收获后的羊肚菌 张瑀摄)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2日电 (雷爽)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食用菌创新团队成功攻克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的世界性难题,在全球率先选育出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1号”,2015年在甘孜州康定市创造全国单季亩产508公斤最高纪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甘炳成所长告诉记者,在3月21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组织的合作项目“甘孜州羊肚菌产业推进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10亩产测地均为“川羊肚菌1号”新品种,全程采用了省农科院繁育的菌种和研发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测产结果亩产量达508公斤,创造了全国和四川羊肚菌单产的新纪录。按照当前羊肚菌的市场价格150元/公斤计,每亩产值7.62万元,每亩纯收入为6.02万元。

    据悉,甘孜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环境条件,是羊肚菌最适宜种植区之一,为进一步帮助甘孜州民族地区的农民增产、增收,甘孜州农业局和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开展“院州合作”项目,从省农科院土肥所引种羊肚菌,到2015年,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已经在该州迅速发展到800余亩,平均亩产达250公斤左右,最高达500余公斤,每亩可获得3-7万元的收益,深受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

    记者还了解到,自2012年四川省政府在金堂启动“现代经济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试点工程,由省农科院牵头,整合省、市、县、乡镇科技力量,选择影响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食用菌、蔬菜、果树三大产业,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和新模式,3年来集成转化了一批最新成果,羊肚菌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省农科院余金堂县政府创立了“羊肚菌产业发展联盟”,为联盟提供技术支持,促成联盟内部统一市场销售价格,共同开拓市场,稳定产品价格,齐力开发国内外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羊肚菌属于名贵珍稀食用菌,营养保健价值高,价格昂贵,其人工驯化栽培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省农科院食用菌创新团队通过15年的科技攻关,培育“羊肚菌1号”,后续系列新品种将陆续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