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渠县坪水村干群一心民风纯净

14.11.2017  00:15

  “干部不是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村干部就更不是官了,是直接为村民服务的群众代表。”四川省 渠县 李渡乡党委副书记吴聪说,他在坪水村当了几年第一书记,体会很深。

  几年前,坪水村不仅贫困,而且村级管理混乱,归根到底是村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吴聪到村任职后,通过班子调整,构建全方位服务型村组织,村级管理面貌焕然一新:五个服务窗口,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悉心为村民办事;“农民夜校”开设的课程涉及面广,为村民普及各种知识;“乡村大喇叭”及时播送各类惠民政策和文娱信息。

  而今甩掉“穷帽子”的坪水村,干群一心,民风纯净,对未来信心满满。

   重塑干部形象,打造群众之家

  三年前,吴聪从县里下派到坪水村担任第一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村级阵地破败不堪,闲置的村小学被个别村干部私自做主租给别人养牛,弄得村民怨声载道。”吴聪说,“更严重的是班子不团结。

  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村“两委”班子及时进行了调整,积极行动,将村小学房屋修葺一番作为村级阵地,刷墙、换瓦,栽花草,树展板。窗明几净,村民前来办事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舒适。

  “如同回家,这是村民亲口说的,那我们就把村‘两委’打造成群众之家!”班子主要领导一碰头,都觉得这是个好点子。“既然是群众之家,那就得把群众当自家人看待,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管理对象,变群众找我办事为我为群众办事,服务重于管理,感情胜过说教。”经过班子集体多次研究,以“察民情、化民怨、解民忧、顺民心、惠民生”等“五民”服务活动为核心的群众之家系列建设开展起来。

  于是,村“两委”梳理出20项为民服务的具体事项,包括农村社保、医保、五保、结婚、上户、计生及党团、农补、农建等,同时把每一事项需要准备的材料以及承诺代理办结的时间一一用展板公示,然后仿照政府机关的政务服务大厅,在村级阵地一楼开设五个服务窗口,所有村干部从周一到周日全天候排班坐班,保证村民前来办事不白跑。

  万一农忙季节,农事与急办的事挤到一堆怎么办?村班子改进服务方式,让各村民小组长主动深入村民家中,把收集的资料统一上交到代办人员手中,由代办人员到政府相关部门代为办理,最后再由村民小组长领回交到村民手中。

  “办事不出村,在很多地方已不稀奇。我们做到了办事不出户,我们的干部是这个过程接力棒的传递者,为群众节省了时间,赢得了群众称赞。”吴聪说。

   群众的大事小情,他们都较真

  深入村民家中,除了便民服务代办之外,村组干部还负责倾听民生诉求、救济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受理举报投诉,然后认真记录,跟踪处理,并关注群众评价。“其实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群众眼里可都是大事,既然群众认为是大事,我们就不能马虎,得认真对待和处理。”吴聪说。

  翻开坪水村今年的民生诉求台账,从1月到10月,密密麻麻一大本,每一件事都有细致的记载:

  5月11日,村民王东林因妻子患血管瘤,申请办理低保,村计生专干王成华给出的方案和意见是:由患者本人申请,经过群众大会评议通过后办理,责任人王成华,群众评价为满意。5月12日,六组李德全、孙成书等群众称,异地扶贫搬迁入住后,厨房、厕所没弄好,电线线路也不规范,要求村里督促代建方整改,村主任孙海亮和六组组长肖龙达经现场查看属实,立即找代建方现场处理,现已完成,群众评价为满意。6月1日,二组有人反映任姓村民阻拦猪场施工,原因是施工方挖掘机轧了他家的地,村组干部当场协调处理,后化解矛盾,群众评价为满意。有群众反映一些村民在场镇买有住房,不应该享受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报乡纪委现场核查,确有此事,立马取消其资格,群众评价为满意……

  记者从几本台账发现,自施行“五民”活动进组入户解难题以来,刚开始群众反映和要求解决的问题很多,有时候一天好几个,但越到后来越少,8月以后,一个月里都没人反映几件事儿。“我们工作做得细,做得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群众之间的是是非非自然也就少了。”吴聪说。

  “村里设立办事窗口便民办事,这是全县都在实施的做法,而把村社干部都动员起来,主动到群众家中解决问题,还是坪水村率先做起来的。”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罗昊东说。

   夜校”“大喇叭”,培养新农民

  2016年,坪水村摘掉贫困村帽子,村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省里要求还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因此,我们利用‘农民夜校’和‘乡村大喇叭’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吴聪说。

  “农民夜校”基本上每周一次课程,除了生产技术培训,还涉及了安全意识、环境卫生、乡风文明、家风家教等内容。

  记者翻开台账看到:6月29日,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儿媳”受到表彰,村党支部书记徐奎号召全村群众向他们学习;7月23日,“农民夜校”以环境整治宣传为主题开课,徐奎书记说国家高度重视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法律高度,并指出村里的养殖场存在环境污染,要下决心整治,同时告诫村民不要焚烧秸秆,否则严肃处理。

  “乡村大喇叭”作为“农民夜校”的重要补充,让惠民政策、通知提醒、音乐戏曲等资讯和娱乐节目时常响在村民耳边。为了保证家家户户都能听到一些重要的政策解读和宣讲,还专门录制成节目,用摩托车载着两只音箱循环播放。今年开展的“乡村大喇叭,党音进万家”播放活动,尤其受到村民欢迎。“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们及时录制了多期节目,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村民们听到事关农村发展的重要消息后,都欢欣鼓舞。”吴聪说。

  如今坪水村的“乡村大喇叭”已受全县关注,并在全县乡村推广开来。节目以 渠县 话为准,县里统一录制后,在指定网址下载,各村安排专人按时播放,大白话、拉家常,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精准扶贫、合作医疗、粮食直补、农业科技等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及时传到千家万户。“只要喇叭一响,不管是在煮饭、喂猪,还是在种菜、除草,大家都竖起耳朵听。”村民们这样说。罗昊东表示:“‘乡村大喇叭’成了 渠县 打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好推手。”(李传君)

  附链接: 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7-11/10/nw.D110000nmrb_20171110_1-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