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社会负担略有上升——2015年农民负担监测情况分析
据全省20个监测县603户监测户调查统计,2015年全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下降,社会负担略有上升,农民保障性支出增加。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5年,监测点农民人均所得、现金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分别达到9790.82元、4983.78元、5552.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15%。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和政府补贴总量增加,成为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2015年监测户农民人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26.89元;人均农村低保等政府补贴50.29元,同比增加54%。邛崃市灾后建房补贴人均126.51元。二是生猪等农产品价格上涨。据全省68个生猪监测点统计,2015年生猪出栏年均价15.58元/公斤,同比增长15%。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平稳增加。安岳县2015年外出务工收入达到97亿,同比增长28%。
二、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总额下降
2015年,监测点村内公益事业农民一事一议筹资和以资代劳人均21.77元(其中筹资8.90元,以资代劳12.87元),同比下降24%。主要原因:一是通过近年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道路、沟渠等村内最基础、最急需的公益事业建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二是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启动后,财政资金集中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普惠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减少。
三、社会负担略有上升,保障性支出总量增加
2015年监测户社会负担人均84.54元(其中:集资人均3.92元,行政事业性收费人均54.42元,罚款人均4.85元,其它社会负担人均21.35元),服务性收费23.17元,中小学生校外辅导费25.26元,合计132.97元,同比增长6%。增加原因主要是乡村幼儿入托人数增加,支出增加。如三台县监测户共有15名幼儿园学生,缴纳学费、生活费共计26418元,人均244.61元。
2015年,农民保障性支出人均214.64元,同比增长36%,总量上升,呈现两增一减: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105.13元,增长45%;农村养老保险费人均103.71元,增长35%;农村政策性保险人均5.80元,同比减少31%。主要原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实施,让农民看到了好处,参保意识和购买意识增强。农业政策性保险,由于险种少、保额低,受时间、地理因素影响及理赔程序复杂等原因,影响农民积极性,导致参保投保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