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 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增收 我省出台《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办法》

21.08.2017  10:34

  本报讯(记者 任云)省政府日前制定《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办法》,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包括:技能人才激励计划;新型职业农民激励计划;科研人员激励计划;小微创业者激励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计划;基层干部队伍激励计划;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激励计划。

  我省将突破上述重点群体增收瓶颈,分群体实施激励政策,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运用增加薪资报酬、强化权利保护、优化评优奖励、提升职业技能、增进社会认同等多种激励手段,以调动不同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

  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

  如何激励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我省将通过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收入能力,围绕现代农业深挖增收潜力,通过改革拓宽增收渠道。

  我省将大力推广 “农民夜校”,依托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推广“送教下乡”“流动课堂车”等培训新模式。落实国家助学和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态、节本增效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增收渠道。引导新型职业农民领(创)办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相应治理结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深入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拓宽农村贷款抵押资产范围。支持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农村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

  我省将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业扶贫专项方案。鼓励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订单生产、契约管理、专业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同时,我省将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引导有就业能力的困难人员积极就业。加强专项救助制度与低保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在重点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范围,逐步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低收入家庭或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延伸,形成阶梯式救助模式。

  基层干部队伍:

  提高基本工资比重

  在基层干部队伍激励方面,我省将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基本工资在工资性收入中的比重,落实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作为激励手段和收入补充的津贴补贴制度。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将健全差别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赋予地方一定的考核奖励分配权,重点向基层一线人员和业绩突出人员倾斜。完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充分发挥职级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作用。

农业部长:要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原标题:今年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农业厅
广元市搭建“救助客栈”打通兜底脱贫“最后一公里”
    该市在全市739个贫困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救助客栈”,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贫困残疾人救助制度、殡葬救助制度、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等十大专项救助政策统筹整合,避免救助对象多头申报、多头审查、重复救助。“救助客栈”,主要承担政策咨询、接受申请、组织评议(实地调查评议)、初审等职责,实行一门受理、分类救助,所有救助项目通过县、乡、村三级救助平台“一个口子上下”。每个“救助客栈”,确定1名村(居)干部带班,1-3名业务骨干常年入驻,同时设立“图书角”,摆放救助便民服务卡,分类陈列与救助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读本、法律条文解读手册等资料。1-6月,累计救助困难人员近10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约1.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