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省农民可支配收入2887元

24.04.2015  11:28

      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3个百分点

  省委农工委日前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四川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一季度,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省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3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增长11.9%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和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继续保持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季度,全省农民工资性 收 入 1243元 , 增 长11.9%,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经营净收入844元,增长6.9%,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财产净收入44元,增长18.6%,继续大幅增长;转移净收入756元,增长15.1%。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早春蔬菜产销两旺,晚熟柑橘、早春枇杷、冬草莓等特色水果量价齐升,预计经济作物总产值增长7.4%。渔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渔业总产值增长6.2%。林业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林果、生态旅游、林下种养、苗木花卉等特色林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预计林业产值增长7.7%。
    白酒、肉制品、粮油加工重点产业以及精制茶、调味品等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作用大。1-2月,全省375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增长8.1%;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226.4亿元,增长19.1%。进一步完善劳务合作对接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预计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增长0.3%,实现劳务收入增长9.3%。
重大建设项目开局良好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农(林、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和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67处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新增有效灌面22万亩。已解决106.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占年度任务的22.64%。
    巴山新居、藏区新居、彝家新寨、乌蒙新村建设,带来农村新变化。幸福美丽新村“五大行动”全面启动实施。扶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20个市(州)细化推进方案,109万减贫目标落实到村、户、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334个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方案,在25个贫困村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