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分市州“零门槛”新政鼓励农民加速进城 代表提醒:不可冒进

22.01.2014  08:25

莫冒进 人的城镇化要“自然驱动

部分市州亮出进城入户“零门槛”新政,鼓励农民向城市加速迁徙?

代表提醒——

去年7月,我省宣布启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近3个月来,达州、内江、德阳等市州纷纷亮出新政,共同喊出“零门槛”口号,鼓励农民向城市加速迁徙。

1月21日,在成都代表团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就此话题展开热议。来自成都的代表以其10年的户籍制度改革经验亮出鲜明观点,为兄弟市州支招:入户政策门槛高低,并非是影响农民进城的主要障碍,“人的城镇化”过程要依托产业支撑等“水到渠成”,不可冒进。

  □本报记者 刘莉

进城意愿不强 门槛非主要障碍

2003年至2010年,成都市通过五次政策调整,将门槛降至“租住城镇私人成套住房可登记入户”,并破除了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在户籍登记、住房保障、义务教育等若干方面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权利。“组合拳”下,成都城镇居民人数占总人口的数量的确有所增加,但仍呈现出农村人口迁徙意愿不强的普遍现象。

我们全村共3300多人,目前没有一个人把户口迁到城镇去。”省人大代表、新都区石板滩镇马家村支部书记叶素萍说,农民有几重考虑:一是城市生活成本高,二是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诸多利益,如农民拆旧房住新房几乎不用再花钱,娱乐广场、卫生站、学校配套都有,环境不比城里差;项目来了,按户口给补偿款,还能参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

省人大代表、金牛区荷花池街道杨柳巷社区居委会主任杨芳也证实,她所在的社区流动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46.7%,大部分为本市来蓉打工的农民,但几乎没人落户。“免费办一个居住证,拿上用工合同就能办一个义务教育证,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能在城里的学校读书,类似提供给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已经相当齐备,城市户口的吸引力自然就减弱了。”“入户门槛高低已不是影响农民进城的主要障碍。”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统筹委主任何礼认为。

完善保障体系 产业支撑水到渠成

在何礼看来,地方政府要正确理解“人的城镇化”,绝不应该只看重所谓的城镇户籍人口比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冒进,“一定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驱动’”。

他说,成都用统筹城乡的办法推进城镇化,完成了对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的确权颁证,为城乡居民自由迁徙户口奠定了基础。但即使这样,一些农民还是不愿意进城,折射出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对未来有担心,那么政府就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深化。

换句话说,以确权颁证为代表的农民权益保障体系,是各市州都绕不开的课题。没有这个前提,即使“零门槛”,也很难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与产业支撑度密切相关。“城镇化不等于把人集中到城市就行了,还要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居住条件让他们能在城里扎根,也就是我们说的产城一体、职住平衡。”省人大代表、温江区委书记谢超说。

何礼透露,成都正在调整方向,将户籍制度改革推向纵深阶段,“中心城区要从严控制,探索积分制居住证管理模式,部分卫星城和三圈层的小城镇户籍全面放开,这也是成都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新阶段的水到渠成。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