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试点单位扩大到300个

11.04.2018  13:51

  摸清家底才能统筹安排,才能把农村集体资产真正管起来、管得好,才能让农民不错失应得的收益。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统一部署的第二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也是最全面、规模最大的一次清产核资正在有序推开,棋到中盘的改革期待更多的创新尝试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从2017年开始,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

  在日前举行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上,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将继续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将试点单位扩大到300个。到明年底前,我国将对全部农村集体资产完成清产核资“普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统一部署的第二次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也是最全面、规模最大的一次。

  三种资产分类施策

  集体资产范围主要包括三类,清产核资要抓住关键,分类施策

  “农村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农村人口流动与集体成员财产权不清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财产意识不断增强,保障农民财产权利与集体资产被侵蚀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过去农村集体资产遗留的一些问题导致许多农民权益受损,要想对农村集体资产作顶层设计,首先要清产核资,明确集体有哪些家底,实行集体成员认定,以此保障农民的收益权。

  从2017年起,原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清产核资工作。全国层面已经分两批共选择129个县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一些省份也自行选择部分县和村进行了试点。截至目前,2015年确定的首批29个试点县共清查集体资产1125.6亿元、土地2805.8万亩,比清产核资前分别增长9.7%和9.6%。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已确权承包地11.5亿亩,占二轮承包地面积80%以上;已确权集体林地27.1亿亩,占林权改革面积99%;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806.4万宗,登记率96%。

  据介绍,清产核资范围包括了全部集体资产,主要有三类。一是土地、森林、草原等资源性资产,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为66.9亿亩,其中农用地55.3亿亩、建设用地3.1亿亩。二是集体经营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设备等。目前账面资产总额3.1万亿元,村均555.4万元,但区域差别很大,东部地区资产总额超过全国的3/4,部分富裕村资产数以亿计,中西部有不少是空壳村、负债村。三是用于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包括小学校、卫生所等。

  当前,资源性资产的清查已有基础。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说,通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掌握了每个县甚至到乡村一级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土地利用现状,并坚持每年数据更新,可以为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清查提供数据。2014年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已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上的房屋纳入登记范围,开展房地一体的调查登记。截至目前,全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率77.2%,宅基地登记发证率83.2%。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说,要抓住关键,分类施策。资源性资产清查有一定基础,重点是做好数据衔接,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减少和避免重复劳动。非经营性资产主要用于提供公共服务,重点是明确归属,将政府拨款形成的资产确权给集体,充分发挥公益性功能。经营性资产构成最复杂,要将实物与会计记录逐一核对,做到账实相符,逐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改革,以股份形式量化到人。

  折股确权明晰权益

  通过确认成员身份,厘清了集体成员边界,集体成员财产权利得到了保障

  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意愿诉求多样,改革必须有序推进。无论清产核资,还是成员确认,每个环节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履行民主程序,向全体成员公示,并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确认。业内专家认为,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

  “清产核资和股份化改革以后,关心集体发展的人多了。”这是山东淄博淄川区公孙村不少村民的感受。淄川区是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2014年,公孙村先行试点,按照“三资股改、确权到人、权随人走”的模式,将全村集体资产、承包地、宅基地折股量化为6629万股,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界定股民1181人,每人量化5.6万股,股权实行静态管理。截至目前,淄川区已完成清产核资185个村居,清理资产16.12亿元。结合清产核资,对口头合同、遗失合同、显失公平等7类合同依法依规进行清理规范,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320万元。

  “去年,山东省选择42个县开展了国家级和省级试点,覆盖全省17个地市。从6个省直部门各选派1名处级干部到国家级试点县挂职,全程指导工作。”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介绍,通过试点,全省清查集体资产217.6亿元,增加21.4亿元;资源性资产389.4万亩,增加23.1万亩。将所有涉农村居和集体所有的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全面纳入清查范围,建立资产台账和管理制度,形成集体资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多数试点地区的大部分村由乡镇经管干部、村会计、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组成工作组,对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对于集体资产较多或资产虽少但争议较大的村,则根据群众意愿聘请第三方进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后,各村大多建立了成员名册,详细记载成员信息,并在县乡主管部门备案,有些还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通过确认成员身份,厘清了集体成员边界,集体成员与其他居民之间的权利关系进一步明晰,财产权利得到了保障。

  在集体台账建立过程中,财政的作用功不可没。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说,中央财政从2016年开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17年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专门安排50亿元,扩大了试点范围。今年,财政部已安排专项转移支付3亿元,支持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推开。着重支持试点省份结合当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盘活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

  创新管理阳光公开

  各地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经营机制和监督机制

  记者了解到,各地在改革中很注重清产核资成果的运用。以清产核资为契机,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等制度,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治理机制、经营机制和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化台账管理。财政部结合当前农村经济活动类型、财务会计事项新变化,已着手研究修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着力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水平。

  例如,江苏省实施了农村集体资产“阳光行动”。以“E阳光”为标识,开发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农民便捷地了解集体资产家底和管理动态运营情况。全省有6625个村开展了“阳光行动”试点,占全省总村数的37%。副省长缪瑞林说,目前,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现县级平台全覆盖,明确规定农村集体资产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起步早,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承包地确权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副省长叶贞琴说,全省清产核资理清了“一本账”,形成了全省农村集体经济总账,目前集体资产比2012年清产核资时增长34.6%;建设了“一张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从省到村5级互联互通;绘制了“一张图”,将承包地确权到户,并以县为单位建立数据库实行以图管地。

  浙江省坚持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同时,同步推进集体资产经营机制创新。全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股权登记备案制度,38个县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纳入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87个涉农县全部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96.2%的乡镇建立交易分中心,对一定标的额以上的农村集体资产,要求进入市场公开交易,通过市场交易普遍为集体增收20%以上。

  目前,有关部门已启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清产核资数据上报系统的研发,这将为清产核资数据收集和成果运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业内人士认为,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机制创新,既让集体经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