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谈农村空心化:越来越多农村人口流向城镇

03.06.2015  11:44

 

资料图 洪坚鹏 摄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朱耀垠2日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一些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也有一些自然村村落人口大幅度减少,甚至会消亡,这个符合村庄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

 

  民政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请相关专家解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答记者问。

  朱耀垠指出,农村空心化实质上是农村的人口离开农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镇,一些村庄会聚集更多的人口,也有一些自然村村落人口大幅度减少,甚至会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70%,还会有4亿、5亿人生活在农村,决不能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所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致力于为农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不断焕发和增强农村发展的升级和活力。

  朱耀垠表示,为此,《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要遵循城乡衔接、突出特色、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的原则,要统筹考虑各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人口状况和变动趋势,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合理确定试点目标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探索。

  据推算,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已超过6千万,留守妇女达到了4700多万,留守老人约有5000万,这部分人在生产或者生活当中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维护好这些群众的群体的合法权益是一件大事,加强对空心化的留守人员的关爱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

  朱耀垠指出,留守人员和村庄的空心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指导意见》要求,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和养老服务,培育青年志愿组织和妇女互助组织,建立农村社区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库,扩大呼叫终端、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应用,切实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朱耀垠最后指出,目前,中国一些地方在关爱三留守人员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中国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当中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各地已经创造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