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春节“老三样”的变迁

04.02.2014  11:45

    新华网太原2月3日电(记者王井怀)“喝酒打牌连轴转,孩子盯着电视看”是记者对儿时家乡春节的深刻印象。然而,马年春节,记者回山东老家探亲发现,喝酒、打扑克、看电视的春节“老三样”已经渐渐“失宠”,乡亲们有了新喜好。

    男人,少喝白酒多喝茶。

    60多岁的王荣浦是山东省沾化县大王村的村民,年底他买得最多的不再是烟酒,而是茶叶。

    “以前日子紧,各家各户到了过年才舍得买几瓶酒,待客时又怕自己招待不周全,所以就使劲劝酒。”王老汉回忆,上世纪90年代,鲁北这一带的农村劝酒风气很盛,特别是春节期间,经常能看到醉汉躺在路边,自行车倒在沟里。

    “现在观念变了,喝倒不算好,聊好才算好。”王老汉说,对开汽车来拜年的后辈,他就一句话:“喝酒别开车,开车别喝酒。”说完,他笑呵呵地拿出准备好的绿茶,“年轻人爱喝这个,来,咱爷俩尝尝。

    镇上的几家超市老板也向记者反映,以前最受欢迎的年货是白酒和下酒菜,现在茶叶、牛奶、土鸡蛋卖的一点也不比白酒差。

    妇女,不打扑克忙农活。

    在腊月,鲁北这一带的农村妇女只有两个活儿:纳鞋底、打扑克。特别是打扑克,大姑娘小媳妇吃完饭往炕上一坐,一打就是一整天。

    然而,这个冬天打扑克的明显少了。“哪有那闲时间,地里的冬枣枝子还剪不完呢。”记者在邻村看到40多岁的张彩娥时,她刚从枣园回来。

    近几年,有“冬枣之乡”美称的沾化县大力推广枣树的科学化种植,不少村民收入因此翻了几番,一些村子里的“首富”也是一年换一茬。这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农村妇女的冬忙热情。“年前把枣树枝子剪好,免得开了春忙不过来。”曾经的扑克“双升”高手张彩娥笑着说。

    年轻人,不看电视打篮球。

    “投球,快投!”大年三十上午,村头篮球场上的一阵叫喊声吸引了不少人。放假回家的大学生王喜龙只穿着件T恤,跟几个发小打起球来。

    去年,沾化县的不少村子都修建了公共体育设施。此后,篮球场成了年轻人的乐园。回家的这几天,王喜龙天天都约朋友打一两个小时篮球,“以前天天猫家里看电视,闲得发慌,就盼着早点回学校。现在好了,打个篮球出身汗,舒坦。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老三样”的变迁体现了“年味”的变化。他说,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后,年味就不再是吃好玩好,而是更关心健康,更关心对未来生活的谋划。人们不只想“过好年”,而更多的是考虑“过好未来一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