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村产业扶贫:“种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
图为村社农户代表在田坝间听专家讲解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刘彦君 摄
(刘彦君)“真是开了眼界,几毛钱的红薯他们居然能卖到‘肉价钱’。”25日上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四川省遂宁市安居永丰绿色五二四红苕专业合作社门口摆起了坝坝宴,迎来了从绵阳三台赶来取“致富经”的老乡们。
此行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国际美慈组织共同实施的“四川盆地社区生计发展项目”第一阶段收官活动,特意将绵阳三台金鼓镇枇杷村、灵兴镇山水村、东塔镇红英村三个受益村60余名村社代表共同组织到该地实地观摩、考察、学习。并现场发放“问卷”,让农户自主选择来年想要在地里种什么庄稼。
“这三个村生产方式传统,缺乏特色品牌,也没有营销手段,长期依靠外出务工解决生活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造成农业生产没有人重视,农民收入水平长期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办副主任陈济沧介绍,该项目由中石油-壳牌金秋项目资助,定位“精准农村产业扶贫”,项目路径设计以农业技术和金融知识培训两个引擎赋能社区农户,通过资源链接优化社区现有产业结构,并促进社区农户与市场的链接互动,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户的发展意愿和能力是关键,但是这其中需要更多的市场机会。这三个村都是散户生产,市场信息不清楚,导致农产品卖不到大市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阎文昭是该培训项目的专家组长。他告诉记者,当前,经过有效的资源链接,一家长期与农科院合作的农业公司已经决定将这三个村作为公司加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并公布了2015年优质紫薯和优质黑花生的产品标准与最低收购保护价。“因此,在2015年开始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种植标准与产品收购标准,逐渐打造成自主品牌。”
一顿丰盛的坝坝宴后,五二四红苕专业合作社的乡亲们还和这三个村的代表们分享了自家好的种植经验和发展理念。
现场,记者看到,每一位村民手上都拿到了一份“2015年生产计划表”。“这是对咱们第一阶段的总结,我们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给农户推荐了适合的庄稼,让他们自己选择来年种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问卷结果做明年的持续精准扶贫,为农户补贴相关数额的种子,农药等。”阎文昭说。
“出来走走真是长见识了,现在传统农业挣不到钱,别人现代化的农村合作社早早的走在咱们前面,明年我想要种一些黑花生和紫薯。”金鼓镇枇杷村村民何洲军现在主要靠养猪、养鹅增加收入。
“有了专家的技术支撑与企业的订单,咱们农户发展增收特色农产品信心十足。”东塔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勇说。
“事实上,三台这三个村非常适合薄壳核桃的种植,各村现有核桃由于品种不对路、嫁接苗品质差和管理粗放,普遍都不结果,若能在项目2-3年的扶持下,几个村通过高接换种,补栽授粉树,及时剪枝和合理施肥,可以重点发展成优质核桃产业区,解释可以真正形成促进脱贫的长效机制。”阎文昭坦言,这也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扶持。
据悉,该项目执行周期为2014—2015年。按照规划,项目执行团队将在专题培训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市场、渠道等关键环节资源,并在2015年适时启动生计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地为促进受益农户及社区发展意识转变、农业结构调整及增收致富创造更多机会与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