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将培育第二代转基因肉牛

27.02.2014  13:54

  北京农学院近日从澳大利亚买入50头14个月大的安格斯母牛。今年夏秋之际,它们中的一部分将成为第二代转基因克隆肉牛的“代孕母牛”,而第一代转基因克隆肉牛“萌萌”和“妞妞”如今已经18个月大,长成了1000多斤的大牛。

        近日,笔者在北京农学院(以下简称北农)位于大兴的牛棚看到了“萌萌”和“妞妞”。笔者发现,它们对面的牛栏里多了50头黑色的小牛。据北农动物科技学院教师齐晓龙介绍,这50头小牛全部是安格斯牛,是北农去年底从澳大利亚买来的。它们被千里迢迢运到北京,任务就是担任第二代转基因克隆肉牛的“代孕母牛”。

        笔者了解到,“萌萌”和“妞妞”出生于2012年7月和8月。作为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团队,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和北京农学院的科学家们的目标是:培育出中国产的、肌肉中均匀分布大理石纹理样脂肪的高级肉牛,让国人能吃上国产的“雪花牛肉”。为此,团队花了3年时间,在400多头牛身上做过实验。最终,团队将脂肪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A-FABP)转入中国名牛——秦川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内,再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把含A-FABP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注射到成熟的去核卵子内,使其体外发育成重构胚胎,最后把胚胎移植进同期发育的母牛子宫内,最终产出含A-FABP的牛犊,即“萌萌”和“妞妞”。

        接下来,团队今年将启动第二代转基因克隆肉牛的育种工作,方法与第一代相同,只是“代孕母牛”换成了安格斯牛。据齐晓龙介绍,这是因为安格斯牛是成熟的牛品种,体格健壮,难产率低,非常适合承担代孕的重任。因为“萌萌”和“妞妞”都是母牛,这批安格斯代孕的第二代将全部是转基因克隆公牛。最后,让携带A-FABP基因的转基因克隆公、母牛共同繁育下一代,看其后代是否携带A-FABP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