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努力拓展政策性金融扶贫领域:脱贫攻坚有担当

13.02.2017  12:33

 

  “2016年累放扶贫贷款4882.7亿元,年末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012.3亿元,与年初相比增幅59.5%,是全行贷款平均增速的3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如是总结该行过去一年助力脱贫攻坚的“战绩”。

  整合信贷资源,聚焦脱贫攻坚,创新政策性金融扶贫模式,农发行也因此获评全国金融机构年度唯一“最佳脱贫攻坚银行”称号。

  金融“补血”,全力聚焦特色产业扶贫

  2016年11月,山东省沂南县红色旅游项目获得农发行1亿元贷款支持,这是该行发放的首笔旅游扶贫贷款。

  对于旅游扶贫,农发行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思路——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民俗观光、景区游览、休闲娱乐等旅游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具备持续造血能力、能够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优质旅游扶贫项目。

  据农发行山东省分行预测,沂南县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有望实现年收入1.26亿元,惠及贫困户4356户、7100余人。除山东外,在农发行的支持下,贵州、湖北等地旅游扶贫项目也已经启动。

  事实上,不只是旅游扶贫,农发行特色产业扶贫还覆盖了产业基地扶贫、科技扶贫、电商扶贫、种植养殖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领域和项目。

  在推动科技扶贫方面,农发行以支持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绿色生态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领域的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

  为推动种养加扶贫,农发行加强对贫困地区龙头企业的支持,发挥他们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带动作用,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

  数据显示,2016年农发行累计投放生产基地扶贫、科技扶贫等六大领域及其他特色产业扶贫贷款339.6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4.52万人。

  加快创新,“债券+”打造金融扶贫新模式

  去年底,发行总量为5亿元的全国首单扶贫社会效应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

  业内人士评价,这是社会效应债券模式与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的重要创新成果,既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创新之举,也创新了金融扶贫的新途径。农发行全程参与了该单债券的设计研发,并作为主要投资者认购了4.6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2%。

  据了解,此次发行的社会效应债券专项用于山东省沂南县扶贫特色产业项目、扶贫就业点、扶贫光伏电站、扶贫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等“六个一”扶贫工程。

  2016年,农发行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在境内率先成功发行首期100亿元扶贫专项金融债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

  “债券+”只是农发行创新扶贫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从金融产品到扶贫模式,农发行大力拓展政策性金融扶贫领域。解学智说,仅过去这一年,农发行就创新了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产品,还探索推进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

  为探索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农发行不断加大业务创新和路径创新。记者了解到,该行开展了支农转贷业务创新,目前在江西和浙江试点。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支农转贷款业务,能够将农发行的资金规模优势与贫困地区商业银行的网点和地缘优势有机结合,有助于破解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对转贷行利率价格进行限制,积极引导降低涉农贷款利率水平,破解贫困地区融资贵问题。

  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资金筹措压力加大、风险防控任务艰巨、财务可持续压力加大等挑战,但解学智仍表示:“政策性金融在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要实实在在、久久为功,努力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民尽快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稳定脱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