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大

07.12.2013  13:27

冷链物流:难在“”上 伤在“”上 赢在“”上

    新华网四川频道12月6日电(颜文婉)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冷链物流”这个词语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提及。201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如何,距离《规划》的目标还有多远?12月6日,在2013中国(成都)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上,专家学者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冷链物流,难在“”上

    一份蔬菜或水果从地里收成以后到进入各大超商,其保鲜的时间非常有限。我国每年在运输过程中腐烂的食品损失达到上千亿元,至少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烂在了运输途中。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介绍,目前成都大概有十万台冷藏车,冷藏车占货车的比例只有0.3%,冷库只有2000万吨,是不足以满足市场对冷链物流的需求的。他在成都就这个问题调查过很多厂商和零售商,他们都给了一个共同的回答“冷链物流会让成本增加,食品出售价格就会上涨,消费者就不会愿意购买更贵的食品。

    成都欧诚物流有限公司杨贤表示,相对于传统物流来讲,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会比普通物流贵很多,单是一辆专业的冷藏车就需要花费20万元购买,而普通运输车的价格只是它的一半,更不用说各种专业设备的费用了。资金投入是困扰冷链物流发展的最大问题。

    而上海冰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宝智认为,“目前西南市场虽没有长三角、珠三角有优势,但西南地区人口优势明显,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有数据支撑的发展速度来看,发展冷链物流的潜力非常大。

    冷链物流 伤在“”上

    在2013中国(成都)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上,秦玉鸣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总在超市买到的冰淇淋都是变形的?为什么速冻水饺总是有那么多的冰块粘在上面?”秦玉鸣说,这就不得不提到冷链物流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的零售超市都没有连续封闭的收货平台。在室外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卸货时间往往长达半小时,冷冻食品已经化掉大部分,再放回冷冻室储存,冰淇淋很容易变形,水饺外面也总是有冰块出现了。

    秦玉鸣表示,冷链物流需要一个封闭运行的冷链环境,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除了考验冷链物流企业,也对商场、超市的冷链环境有较高要求。只有在转移的每个接续过程中不出问题,才能保证消费者买到的食物足够新鲜。

    冷链物流 赢在“”上

    一般速冻食品、肉类、冰淇淋等货物需要零下18℃到零下25℃的冷冻运输。水果、蔬菜、鲜奶制品需要0℃到4℃的冷藏运输。糖果、药品等货物就需要15℃到20℃的保温、温控运输。

    精确的温度控制,同样考验着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杨贤称,“就算不是长途,只是在成都市内,有些食品的运输也需要冷链物流,比如巧克力,常温下容易化掉。我们就会根据客户需求,提前将货车温度控制好后再进行装货,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有坏掉的情形,我们都是要全部赔偿的。

    如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理解,不仅要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安全的,还要求农产品的“鲜活性”和“营养价值”有相应保障。杨贤说,通过技术手段保证食品在抵达餐桌前一直保“”,才是冷链物流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