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即将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实施方案
“互联网要融入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生命,要为‘四生’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各种专业人才构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服务队伍。”
——四川省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代表
“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3月8日,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四川省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强代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做客人民日报“两会e客厅”,共同探讨“‘互联网+’现代农业”话题。
借助电商平台,城乡之间融合发展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藏在大山深处的农产品飞出了大山,卖出了以往想象不到的价格。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屈冬玉: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既可以帮助农产品开辟新的市场,又可以倒逼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促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我有四个基本判断。一是以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电子商务现在还是一个起步阶段,2015年,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占农产品销售额的比例不足5%,与社会消费品网络交易额占零售总额的12.9%相比,份额还很低,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在“十三五”期间,农业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三是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可以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也必将成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新业态。四是农业电子商务不仅促进销售,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推进农业市场化,推动农业由“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现代农业,提供弯道超车新机遇
主持人:“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互联网+”现代农业,最应当“加”什么、怎么“加”?
屈冬玉: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部分,但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只做单一的电子商务或者单一的公共服务是不够的,互联网要融入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生命,要为“四生”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当前,互联网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刘强:我理解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应该是从几个层面去“加”。一是生产层面,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相通,加强对养殖业、种植业生产情况的了解,还有远程监控和指挥,解决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的问题;二是物流层面,农产品出来之后需要物流,智慧物流、网上信息发布等都十分重要;三是营销层面,要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赵春江:我认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是信息作为一个要素,参与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二是信息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活动深度融合;三是通过这种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甚至一些新的业态。
电商、物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齐发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主持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屈冬玉:首先是解决基础设施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农民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培训的问题。城乡数字鸿沟最大的差距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四化”同步。
目前农村仍有约3.8万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还有约70%的农民没有使用互联网。网络信息体系不连通,孤岛现象较为普遍。农业物联网设备没有实现量产,成本偏高,农民用不起、用不上。农村公共信息村级服务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滞后。
主持人:农业部今后如何推动落实“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计划?
屈冬玉:农业部今年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即将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现阶段看,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其次是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第三要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第四要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