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专家:转基因安全评估已考虑对后代影响

09.11.2013  04:46

黄大昉 多年在农科院植保所和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从事转基因研究和推广工作近30年。参与过转基因抗虫棉等研究、参与过我国第一个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的调研和制定。

近段时间,一系列事件再次让“转基因”成为热点话题。上周,甘肃张掖市发出转基因“禁令”;此前,法国老鼠致癌实验、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黄金大米实验违规事件以及院士上书呼吁转基因产业化,都让老百姓越来越“看不懂”。日前,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大昉。他表示,国内大部分人都已吃过转基因食物。

关于安全 安全评估已考虑对后代的影响

新京报:最近张掖市出台转基因禁令,明确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你怎么看?

黄大昉: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系列的中央文件,大的政策都是要积极发展新的科技、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有关转基因的事,农业部统一负责,种不种,碰到什么问题,都得打报告。

新京报:但也有说法称一些国内外的实验证明了转基因食物有危害。

黄大昉:大学生精子质量变差那个是谣言,法国做的老鼠致癌实验,实验结果后来被欧盟安全食品管理局否定了。

公众也不可能接受所有的科学基本知识,个别专家有怀疑,这也是允许存在的。但有一点,公众可以相信的是科学家共同体,科学研究的权威机构。现在国内外的科学家共同体是认可转基因安全性的,甚至包括持保守态度的欧盟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最近也发表声明,讲转基因是安全的。

新京报:现在能保障安全,以后也能保障吗?

黄大昉:公众往往想要绝对安全的东西,实际上任何技术都有风险。但是新技术经过了科学研究,把风险控制住了,这就是安全的。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安全性评价这套程序和方法,已经考虑到对后代的影响了,这还不是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而是经过国内外长期研究总结出来的这套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可以说转基因安全风险的控制是可以做到的。事实证明,转基因大规模产业化已经20年了,并没有出过事。

关于食用 全球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

新京报:崔永元最近在美国做转基因调查,发现美国人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转基因。在美国,也有很多专家反对转基因。

黄大昉:我没跟崔永元一块走,不知道他是怎么调查的,但是美国的权威机构、官方科学家都在说:我们70%以上的食品里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我想崔永元去美国总得吃饭吧,无论在谁家吃饭,是快餐还是普通食品,用的什么油,里面大多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老百姓不关心这个,因为政府说了大部分都有转基因成分。美国没有强制要求贴出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的标志,科学界认为没有必要,而且考虑到竞争公平性,不允许用非转基因的标志多卖钱。

新京报:有人说现在全球已经有四分之三人口吃了转基因食品,有这回事吗?

黄大昉:去年统计,全球有28个国家正式批准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了也就吃了,另外还有将近30个国家,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作为食品饲料加工,加起来就是将近60个国家,都离不开转基因了。这60个国家,人口占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

转基因技术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第一个转基因食品从1996年就开始吃了,现在全世界有28个国家在种植转基因作物,50多个国家在进口转基因作物产品,加工食品、饲料,包括我们国内绝大部分人也都吃过转基因食品,比如转基因大豆最后榨成豆油,这就是转基因食品。

关于监管 民间品尝会统一处理转基因食物

新京报:前段时间,湖南“黄金大米”实验被证实的确存在违规行为,最近中储粮也为转基因油菜籽流入国储库而道歉。监管层面是否的确存在问题?

黄大昉:我国制定出了转基因的法律条款、规章制度。这么多年来,保障了转基因的安全性,促进了我们国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应该说是有功劳的。可是中国这么大,情况很复杂,监管的确没有完全到位,只能在实践中改进。

这两个例子的确说明监管层面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逐步解决,但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就一棍子打死,认为政府好像没有监管,最后又和安全问题混淆在一起,进一步打击转基因的发展。

新京报:最近一段时间,民间出现了很多转基因品尝会,但有人质疑在未得到国家批准的情况下吃转基因食物是违法行为。你也参与过北京的转基因品尝会,你怎么看?

黄大昉:网民、消费者自发组织的一些转基因食品的品尝,只要这些作物不是未经批准大规模种植,就没有违背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比如说,水稻没有商业化,还是一种试验产品,实验材料必须统一处理,不能流散到市场或田间去。这些做到的话,就是符合农业部安全性评价的,没有违背安全管理条例。

我们上次在北京的玉米品尝会,再三请所有的志愿者都看,所有的玉米都是经过统一处理的,最后吃剩的叶子、棒子都是统一处理,并没有任何转基因残留的物质散落到田间,是严格按照农业部的安全性条例去做的。

关于推广 再不发展可能就错过了时机

新京报:近期61名院士联名上书,呼吁推进转基因产业化,为什么院士这么着急要发展转基因呢?

黄大昉:院士考虑到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科技竞争力,再不发展,可能就错过了发展时机了。转基因能带来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如果推广的话,可以减少80%的农药。

我们国家现在的纺织品是很便宜的,如果当年我们不发展转基因抗虫棉,现在就不可能有这么繁荣的纺织品市场。那个时候如果不发展我们自己的抗虫棉,我们的棉花市场60%的利润就要交给外国公司。

我们的大豆作物就是这么被控制的。我们消费5000多万吨大豆,80%的国内市场是被国外大豆控制的。如果我们自己不发展,最后就会被国外控制,那还有什么粮食安全可言?一旦粮价一下上去了,大豆价格一下上去了,我们能用十元二十元就买一桶油吗?那时可能100元、200元都不一定买得到。

新京报:很多人担心外国的生物公司会通过种子控制市场,实施垄断。

黄大昉:外国公司当然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甚至垄断市场。那么我们能简单地不进口转基因作物吗?现在是我们自己不够,不进口不行。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发展,就靠进口,能解决中国迫切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吗?我们要加快自己的发展,真正满足我们的需求,才能和跨国公司竞争。

对于政府来说,一要根据法律、政策积极推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二要加强科普宣传,三要改进管理、加强监管,相信政府也会不断在这方面努力。

——黄大昉

采写/新京报记者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