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温和回升
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报告显示——
农业经济连续两个季度温和回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农业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为101.6,比二季度上升0.3点,连续2个季度回升;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低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景气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全国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期,今年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受马铃薯及猪肉价格回落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导致务农收入及终端食品零售增长不同程度放缓;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占出口份额较大的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增长继续加快。
中国农业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以下简称农经景气指数)为101.6,比二季度上升0.3点,连续2个季度回升;中国农业经济预警指数(以下简称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低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农经景气指数环比上升
构成农经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中,与二季度相比,除务农收入增长略放缓之外,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投资、农林水财政支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均不同程度上升。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农经景气指数(农业经济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指数值低0.2点,且继续呈下行走势。
三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90.0,比二季度下降6.7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在构成农经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中,位于“绿灯区”的有5个指标,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逆转)和农林水财政支出;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猪料比;位于“浅蓝灯区”的有3个指标,为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出口额和粮油食品零售额;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为谷物及制品进口额。
从灯号变动情况来看,三季度,在10个监测预警指标中,谷物及制品进口额由“浅蓝灯”降为“蓝灯”,粮油、食品零售额由“绿灯”降为“浅蓝灯”,其余8个监测预警指标灯号不变。上述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零售增长放缓以及谷物等粮食进口的下降是三季度农业预警指数下降的主因。
农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666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加值为18569.0亿元,同比增长4.0%,比二季度上升0.9个百分点,继续呈加快走势,但增速仍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
从粮食生产来看,全国夏粮总产量13926.0万吨(2785.2亿斤),比2015年减产162.1万吨(32.4亿斤),减少1.2%,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早稻总产量3278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万吨,下降2.7%;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从肉禽生产来看,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5833万吨,同比下降1.1%,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3690万吨,下降3.6%,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3163万头,出栏47924万头,同比分别减少3.4%和3.7%,降幅比二季度分别收窄0.3个和0.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522.2亿美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态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加快既有基数偏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水海产品以及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出口保持了良好走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水海产品以及蔬菜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6%和13.9%,分别比上半年累计增速加快1.9个和2.3个百分点;鲜、干水果及坚果出口额同比增长23.8%,比上半年累计增速放缓8.7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额为53.1亿美元,同比下降34.4%,降幅继续扩大,与二季度相比,扩大8.2个百分点。玉米、高粱等谷物进口量的下降,以及国际粮价下跌是造成我国谷物及其制品进口降幅扩大的主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玉米、高粱进口量同比分别下降34.3%和29.8%,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44.4%和46.4%。
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二季度回落7.3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涨幅的回落,一方面与马铃薯大量上市、价格快速回落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猪肉供给的增加,其价格逐步回落。而粮食价格同比跌幅则有所收窄,数据显示,三季度小麦、玉米生产价格同比分别下跌4.2%和13.3%,跌幅比二季度收窄4.4个和2个百分点。
三季度,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微降0.1个百分点),连续5个季度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主要因素仍是前一时期猪肉价格上涨引起的相关仔畜幼畜及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仔畜幼畜及畜产品价格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0.0%和1.5%。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平稳或略有下降。
三季度,猪肉价格开始下跌。据农业部监测,猪肉价格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31.56元后震荡回落至9月第3周每公斤29.59元,环比跌0.7%,同比涨5.0%;生猪价格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20.80元后震荡回落至9月第4周每公斤17.94元,环比跌2.3%,同比涨2.3%。导致猪料比由二季度的8.44∶1高位回落至本季度的7.2∶1,出现连续5个季度快速上升后的首次回落。目前,猪肉供应基本恢复正常,猪肉价格继续下行为大概率事件。
前三季度,反映最终消费的粮油、食品零售额为10715.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增速回落一方面与食品类商品零售价格回落有关,另一方面与同比基数较高有关。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035.5元,名义增长速度为7.0%,增速比二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增长放缓,主要与农产品价格下跌有关。
前三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6247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二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季度放缓后出现小幅回升,且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表明农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农林水财政支出为12000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二季度上升4.6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加快。以上数据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18496.3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8%,增速比二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2个季度呈上升态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上升得益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产出增长。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从未来预期看,一方面,今年冬季气候条件不利,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冬季气温偏低,发生冰冻灾害;与此同时,粮食丰收加之库存较大,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尤其是玉米价格出现下跌,农民增收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大力支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17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调整水利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效率。农业景气有望延续相对平稳的运行态势。
经模型测算,今年四季度、明年一季度农经景气指数分别为101.7和101.6,农经预警指数为93.3和93.3,呈稳中有升走势。
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亟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重大品种、现代装备为核心,以节本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快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建立现代种养、农产品加工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技术体系。在育种方面,大力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在加快新一轮粮食品种更新换代四大作物中,玉米将机收籽粒品种为攻关重点目标,大豆将以高产高蛋白品种为目标,小麦初步将选育抗赤霉病品种作为重点,水稻将轻简高效优质安全品种选育作为主攻方向。在农机现代化方面,从解决关键环节机械化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发展,并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开发粮食、肉蛋奶、果蔬生产和棉、油、糖、橡胶等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集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重点研制无级变速大型拖拉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量低污染大型自走式施药机械、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加工设备、健康养殖智能化装备;突破重型柴油机、无级变速、电控技术、液压驱动和动植物对象识别与监控系统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效能提升和可靠性技术。
二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根据农业特点,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一要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到“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融合发展;二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三要搭建农业信息化融合平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要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二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通过机械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等多种方式,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为主,尽可能取之于土、还之于土、循环利用;三要推进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结合、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