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荣副部长在全国农业物联网成果观摩交流活动上的讲话

09.07.2014  13:13

  在喜迎夏粮再获丰收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率先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的天津武清,共同分享农业物联网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共同研讨加快发展农业物联网的政策措施,共同展望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美好前景,推动农业物联网成为改变农业农民农村的新力量。这次活动既是农业物联网成果的交流会、展示会,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会,更是农业物联网群英聚首、共商发展的一次盛会。

  这次活动安排在天津召开,是因为天津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走在了全国农业物联网建设的前列。主要体现在一是理念先进。天津农业物联网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的思路推进,坚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坚持研究开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相结合,形成了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三全”路径。二是得到了广泛欢迎。今天现场考察、现场展示演示和会上介绍的农业物联网成果,都是实实在在的应用,深受企业、消费者欢迎。三是领导重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委、科委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县齐心协力,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天津投入了4000多万支持农业物联网的建设。

  这次活动最大的特点是政府、科研人员和企业汇聚一堂,深入交流、共谋大计。信息化社会,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项事业成功,需要努力培育信息的高地,占领信息的制高点,同时要注意避免信息不对称。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主动、商机和未来。信息化是一个社会性的新事物,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更高的表现形式。正如汪懋华院士所讲,我国农业信息化特别是农业物联网起步虽然晚,但发展之快、创新力度之大、星火燎原之势是难以见到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在科研单位、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信息化正在弯道超车,力争后来居上,这对整个农业现代化和“四化同步”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结合同志们的发言,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农业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形势

  我国农业物联网在挑战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形势上有“三看”。

  第一,看势头:朝气蓬勃。一是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呈现多样化,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已经包括农田、气象、设施环境、病虫害、预测预警、农机作业、农产品质量追溯等。前两年在以色列看到叶绿素等生物本体检测传感器,今天我们有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开始破题。很多新技术过去只能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看到,现在我们国家也在加快研究开发,并逐步推广应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具备发射航天飞船的优势,他们生产的叶绿素、叶面温度等传感设备,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参与企业越来越多,正日益成为农业物联网的动力点,成为科研、应用、产业化相结合的一支生力军。企业力量壮大了,必然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开发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与此同时,农业物联网具有点多面广、形态复杂、种类多样等特点,其快速发展必将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三是应用体系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物联网传感技术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特别是在生物本体感知、系统开发、大数据挖掘等方面成效显著;农产品的质量追溯方面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实时采集和传输技术、认证平台、预警模型、终端产品的开发;农产品流通方面取得新突破,制定了电子标签信息分类和编码规则,初步构建了物流信息和电子交易管理平台;科研团队、企业家团队有了新的发展,很多科学家、企业家开始关注农业物联网领域。“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之水,冬去春来,谁能更早感知温度,是企业经营的同志,是市场打拼的同志,他们能够抓住,社会参与度不断拓展,这些势头很鼓舞人心。

  第二,看机遇:正逢其时。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信息全球化趋势下,农业物联网恰逢其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一是顺应信息全球化的大潮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信息化工作。习****总书记强调,要让物联网更好地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百姓。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方面赶上和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汪洋副总理指出农业信息化要弯道超车,要消除城乡鸿沟,特别是亲自部署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和班子其他成员亲力亲为推动农业信息化,支持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目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把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来做。这些为农业物联网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顺应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农业物联网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规模化经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等方向,准确把握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的新形势、新方向、新要求,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型,所以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为农业物联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其中就要求加快现代农业物流的建设。现代农业物流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支持,如果没有信息化,没有物联网,就谈不上现代农业物流,农业物联网在这方面的应用潜力不可限量。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不断进步,也为农业物联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从整体而言,当前农业物联网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今后必然会在这块土壤上成长起参天大树,并为所有致力于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的有志之士,创造出巨大的发展机会,关键看能不能把握住,能不能静下心来,创新创业。

  第三,看挑战:困难不少。我赞成刚才汪懋华院士的判断,与国外以及国内工业、商业等其他领域相比,我国的农业物联网整体上正处在初级阶段,差距比较明显。平时看到的农业物联网发展成果还是碎片化的,无论是《全国农业物联网产品展示与应用推介汇编2014》这本册子,还是今天参观的基地、现场的展示演示,汇聚到一起,虽然同质化且也有高水平技术的展现,但总体上还是星星点点。从全国来看,农业物联网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不少地方思想认识不够、支持力度不够,发展理念还不到位,人才储备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物联网仍处于初创时期,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准确把握农业物联网的特点和理念

  要推动农业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农业物联网的特点。农业物联网作为一个前沿性的事业,几年前大家对它还很陌生,在今天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发展,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科研单位、企业,都必须重视研究、把握农业物联网的规律。一是人机物一体化特征。人、机、物是物联网的有机组成,其中人是核心,机是手段,物是对象。农业物联网更加注重人机物三位一体,只有做到人、机、物的优化配置和统筹协调,才能实现人机物一体化发展。二是生命体数字化特征。农业物联网的作用对象大多是生命体。生命体信息的获取和传输是农业物联网的核心环节。只有从农业对象的生命机理角度出发,研究、模拟农业生命体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解释其生长、发育及其变化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才能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三是应用体系社会化特征。物联网是一个相互融合、动态开放的网络社会。农业物联网面对的信息空间、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加纷繁复杂,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而且更要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生活等社会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农业物联网的社会化特征,着力解决社会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在感知农业、管理农业、服务农业、提升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发展路径“三全”化特征。农业系统是一个包含自然、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的庞大复杂系统。只有坚持全要素、全过程和全系统的“三全”化发展路径,充分考虑全生育期、全产业链、全关联因素,才能推动农业物联网科学发展。

  要推动农业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五个理念。一是系统设计、突出重点的理念。无论是农业信息化,还是农业物联网都要注重它的系统性,一定要织成一张大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系统的设计又必须抓住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纲。只有做到纲举目张、重点突出,才能抓得住,推得进。二是树立政府引领、企业经营的理念。政府不可能对发展农业物联网包打天下,唱独角戏。光靠政府财政资金是不可持续的,关键是要依靠企业的力量。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支持引领作用,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企业有利可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主动服务农业物联网企业的意识和水平,推动企业成为农业物联网发展,乃至打通“三农”信息化道路的关键力量。三是需求导向、实用高效的理念。农业物联网不是做给人们看的,归根到底是“三农”的需求、生产的需求、发展的需求。需求是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不接地气是没有前途的。企业、科研单位应深入一线,了解农业发展新需求、新特点,不断开发实用的新技术,开发实用的原器件。四是树立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理念。农业物联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形成群策群力、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发挥好地方农业部门的作用,农业部主要是负责制度设计,抓好监督检查,负责信息的发布和引领。五是重视安全、重在持续的理念。农业物联网的发展要始终注意信息安全的设计和保障。没有信息安全,农业物联网就不可能发展壮大。今后大数据平台必将面临如何确保安全的挑战。必须强化信息安全监管,做到安全可靠。发展农业物联网,一定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找准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要顺应农业物联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有所进展。一是在农业资源的精细监测和调度方面,利用卫星搭载高精度感知设备,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极为精细的农业资源信息,配合农业资源调度专家系统,实现科学决策;二是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方面,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三是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科学管理;四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五是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有效提高农产品仓储货运效率。

  希望各方面人士汇集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创新。一是加强理论创新。农业物联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离不开强有力的基础理论支撑,当前,要加强如何从机理上,实现生物机理、生物性规律和信息化规律、电子学规律、市场学规律有机结合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和研究。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根本性力量。要强化自主创新,大力研发农业物联网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三是加强应用创新。要适应农业规模化要求,大力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继续抓好农业物联网工程的实施,力争在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四是加强机制创新。要鼓励支持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和电信运营、信息服务、系统集成等相关企业广泛参与到农业物联网工作中来,加快形成政企合作、市场化运行的推进机制。同时,要把农业物联网与信息进村入户、宽带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业信息化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促进农业实现跨越发展。

  农业物联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努力开创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中国农业的信息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实现,为把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蓝图变为现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