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信息工作全面推进
2013年,农业部门狠抓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为稳定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抓粮食最低收购价,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部协调推动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出台并提高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适时启动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据估算,约使农民增收1110亿元,按全国6.6亿农民测算,人均增收168元。
抓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促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稳定供给。建立都市现代农业监测指标体系,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进行测算与评价,向社会发布《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2013》。赴上海、广东等6省市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集中调研,对10个省份开展“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延伸绩效管理,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机制研究,推动出台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指导意见。
抓农业监测预警,促科学决策、指导生产。针对市场波动较大的生猪、鸡蛋、蔬菜、镉大米等品种开展重点监测,开展短期农产品市场预警分析。定期召开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会议,集中分析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每天发布鲜活农产品批发价格信息,每周发布专题报告,每月编印《农业农村经济重要数据月报》,形成定时、定期信息发布制度。
抓农业会展经济,促农产品销售、缓解滞销卖难。2013年,农业部参与主办或作为支持单位参加的29场展会贸易成交额达4831.38亿元,按乡村人口6.6亿计算,相当于每一位农民实现销售收入732.03元。11月30日,农业部在湖北武汉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展会期间达成贸易成交额806亿元,较上届增加101亿元。同时与地方共同举办近20场农产品促销和产销对接活动,有效缓解了一些地方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
抓国家级农产品市场,促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启动国家级湖北荆州淡水产品、重庆(荣昌)生猪、陕西眉县猕猴桃、云南斗南花卉4个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截至目前,农业部已启动9家国家级农产品市场,涵盖了苹果、猕猴桃、脐橙、生猪、海水产品、淡水产品、马铃薯、木耳、花卉等9个品种。
抓“1231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信息进村入户、服务纵向延伸。目前,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搭建农业部中央平台、32个省级、78个地级和352个县级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采用热线电话、信息网站、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等形式,把农业技术、市场、政策及时送到农民家里。建立信息进村入户的服务模式,在辽宁丹东开展试点示范,实现信息服务向行政村延伸、向生产经营主体延伸、向农业服务体系渗透,形成了“连平台、延站点、嵌业务、要精准、建机制”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