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川军”在乌干达“画”了一个圈

03.05.2016  14:10

中乌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在开荒。图片由科虹乌干达实业发展公司提供

本报制图/卢浩

深阅读

4月26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以北80公里的卢罗韦地区,雨后的骄阳炙烤着湿漉漉的大地,300多公顷新开垦的黑土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当日,“中国—乌干达农业产业园”在此开园。72岁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亲率副总统塞坎迪、农业部长特瑞斯,共同挥锹,为产业园奠基。

这是四川在海外首个实质性落地的农业园区,更是中国投资人在乌建设的首个以农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园。

对万里之外的农业大省四川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农业“川军”由此出海,奔向下一个投资热点:非洲。

□本报记者 李淼

A

在乌干达“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目前有300多公顷,有海南岛般的气候和北大荒般的土质,川人在这片土地上嗅到了“插根扁担就能开花”的商机

达州人李晓华没想到,在肯尼亚批发牛仔裤的他,3年前转战乌干达,从种植3公顷番茄开始,一路增至20多公顷,闻名当地。他更没想到,单打独斗正改为集团作战。自己的番茄地有望纳入中乌农业产业园的版图。而拓荒主力,正是农业“川军”。

目前,作为派驻园区执行方——四川友豪恒远农业开发公司的专家组长吴志平已和同伴开垦出280公顷耕地,13公顷养鸡场、20公顷住房和大米加工厂平整完毕,一条长9.6公里、宽8米的泄洪灌溉渠已开好——这意味着,园区核心区初具雏形。眼下,他正忙着水稻育种,先试种33公顷,4个月后若效果好就全部上马。

“应该毫无悬念。”底气来自乌干达得天独厚的农业禀赋,从“高原水乡”的美称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眼里的“非洲明珠”,可窥一斑。“简直就是海南岛的气候+北大荒的土质。”唐高民常感觉到,在那里,抓一把泥土就是抓一把粮食。他曾赴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执行“南南合作”,熟稔非洲,如今已是中乌农业产业园办公室负责人。

在他看来,乌干达乃至非洲仍是刀耕火种农业。农民在水稻抽穗才移栽,随便那么一插,继而执行“三不政策”:不施药、不施肥、不除草。唐高民有个“根本没人信”的故事:他在非洲种的9株番茄,产量跟当地农民约700株的差不多。“让我们搞农业的看得心痛。”他表示,也正因如此,让川人看到了机遇。

不仅是自然禀赋。李晓华曾靠3.3公顷番茄在40多天里就赚了2万元,除了“插根扁担就能开花”的土地,还有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市场。

唐高民曾围绕园区主打的水稻、鸡蛋、牛肉、棉花等产品进行调查——乌干达稻谷1.8元一公斤,国内约2.7元;鸡蛋零售1元一枚,成本仅0.2元多;牛肉18元一公斤,海运回国内20元,而国内是50元;棉花从非洲运至上海一吨8500元,国内是1.3万元至1.6万元。

“非洲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市场也很广阔,尤其是乌干达与欧美间无贸易限制,将这里产出的农产品卖向世界,前景可期。”唐高民表示。

牛刀小试。友豪恒远旗下的种衍乌干达公司运行至今不到一年,蔬菜类种子已占领乌干达13%的市场。连当地经营几十年的印巴同行也好奇买回去研究:中国人咋一来就卖得那么好,价格还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