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谈“互联网+”:2020年主要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全覆盖

19.05.2015  11:36

  为推动信息化新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创新应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我省着力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那么,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中又有哪些困难,将达到怎样的效果?近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

   信息化手段可促进产业升级  

  记者:“互联网+农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可能性?

  涂建华:“互联网+农业”是指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代表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将会促进物联网、大数据、溯源等新技术在行业的加快推广。使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

  记者:我省“互联网+农业”的底子如何?

  涂建华:目前,省、市(州)和70%以上的县(市、区)农业部门均设立了信息机构,专职农业信息人员600多人;建成了金农工程、12316三农热线、视频会议、虚拟化等信息系统和数据中心;各级农业部门初步实现了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此外,农业部门支持的中药材天地网、通威全农惠、尚作农业等涉农电商平台也初具规模。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省总体发展、推广、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而且,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部分市、县级农业部门还没有建立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站服务平台,大部分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甚至没有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人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农业信息化技术攻关没有形成专业的团队,全省也没有建立农业信息化专家队伍,既懂农业又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紧缺,并且越到基层,情况越严重。

   建设体系和培养人才是关键  

  记者:我省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着力?

  涂建华:前不久,我们带队去上海考察了农业信息化,其在管理、生产、营销上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并且内容十分丰富,令我们印象深刻。同时,此行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农业大省,我们在管理大数据、生产物联网、营销电商平台诸多方面的建设和应用上,潜力十分巨大。

  我省今年的重点,首先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蔬菜、茶叶、水果、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为重点,逐步实现“三品一标”产品全程可追溯。

  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采用政府补贴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农业物联网,今年选择10家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开展示范,加强对投入产出比、附加值等指标的考核,筛选出适合的领域和作物进行全省推广。

  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组织1000家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入驻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特色店铺,带动农民发展电子商务。依托麦味网等休闲农业平台,组织100家休闲农业示范农庄开展电商服务,推进乡村旅游、观光采摘等美丽乡村建设。然后再选择不同产业一定规模的10家农产品电商企业,创建“四川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力争2020年实现全省主导产业和主要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全覆盖。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在管理上对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草原、蜂业、蚕业各领域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实现数据的抓取、共享和交叉复用。

  加强农业信息体系队伍建设。建立全省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库,强化农业信息化研究创新力度。开展省、市、县新型农业信息员分级分类培训1000人,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