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业保险“升级版”轮廓初现 保价格+保收入
从保成本到保价格保收入
4月3日,都江堰市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蒯世军从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晓燕手中接过一百万元支票,这也是我省今年首笔单户超百万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赔款赔付。记者从赔付现场获悉,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将加盟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另从重要渠道得知,中航安盟四川地区机构对农业保险的最顶级产品——农作物目标收入保险进入调研阶段,有望近期面市。
种种迹象显示,我省农业保险“升级版”轮廓已经初显,其核心是:保价格、保收入。 □本报记者 张学文
农业保险升级已有基础
去年,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彭州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推出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四川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冯春认为,这两个险种预示我省以保障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即以保物化成本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保险通过近10年发展已趋于成熟,为农业保险向保市场、保价格、保收入升级已具备良好基础。
四川保监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经过近10年发展,我省以保障自然灾害或病虫害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保险产品已涵盖农、林、渔、牧等各方面,中央财政补贴的农险品种达11个,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达23种,具备农险经办资格的公司达到6家,服务网络覆盖了99.7%的乡镇。
冯春介绍说,法国安盟保险集团等世界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发展历史说明,农业保险的发展大致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保物化成本,也就是让投了保的农民在所投保品种遭受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后,由于保险公司的赔付能收回包括人力在内的投资成本。第二阶段则为保价格,也就是让投了保的农民在所投保品种遭遇市场风险,主要是价格下跌后,能得到价格补偿。最高层次则是保收入,让农民所投保品种能有一个固定收入。
业内人士认为,此外,随着承保农业保险的竞争主体由最初的2家增至6家,这一市场的竞争也逐步加剧,这也催生了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推向更高层次的内在动力。
增点扩面尚需各方智慧
去年10月,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66个蔬菜种植户购买了莴笋价格指数保险,12月初,莴笋滞销,市场收购价严重低于保险价格。随后理赔系统紧急启动,不到一个月,赔付金额便通过银行转账到了参保农户的账上,平均每亩获赔900元。蒯世军接到赔款后,也感激地说,给自己种的白萝卜、大白菜买的价格指数保险,现在派上用场了,有了这笔赔款,又可以继续开展生产了。
无疑,柳江村的村民,还有蒯世军是幸运的。但没有开展此项试点的地方,村民们的这种损失却无法弥补。3月27日,罗江县金山镇千鱼观村村民尹荘告诉记者,多亏去年没有扩大养猪规模,否则现在猪价这么低,要亏惨。当他听记者说有一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可补偿此种损失时,他说:“如有这种保险一定会买。”
然而,自去年价格指数保险推出以来,目前我省只有成都市龙泉驿区、彭州市试点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成都市9个区市县试点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承保公司也只有3家。与数量庞大的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品种和公司相比,保障农副产品市场风险的保险有很大差距。
如何增点扩面,让农业保险的升级版造福更多农民?
冯春透露,中航安盟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今年将继彭州之后,在成都继续扩大范围,并在南充大面积试点。目标收入保险已进入调研阶段,有望近期面市。但他认为,这些地方增点扩面之所以能快速推进,政府“给力”功不可没。
4月3日,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都江堰市兴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蒯世军赔付现场,都江堰市农发局经管科科长刘军也持同样的观点:“按照国际通行经验,政府通常会对农业保险给予一定补贴。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支持力度强弱是决定农业保险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来自政府的支持已经开始释放。我省明确,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持、政策保险和市场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