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字诀”上下功夫

13.07.2017  20:23

  “为啥进口苹果卖得贵,本地苹果卖不脱?”7月12日,在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代表的疑问得到回答——当前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产品质量和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结构升级。

  会议提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在“优、绿、特、强、新”五个字上下功夫。

  这“五字诀”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新方向、新要求?

  筑底色

  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

  “你种的柑橘再甜、再好吃,如果高农药残留,也不要想卖出去。”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介绍,绿色安全已是农产品供给必须具备的“底色”。

  会议要求在“绿”字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积极推广循环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循环示范县、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生态牧场,增加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

  周华荣在“农业清洁生产”几个字上划了着重号。在这位乐山市井研县委书记看来,这是增加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关键。当地将全面依法关闭禁养区养殖场,实施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等治理项目。

  有的地方在向更高标准迈进。“我们推动特色农产品从无公害、绿色,向国际有机农业标准递进发展。”成都市蒲江县委书记刘刚介绍,当地将建立有机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生产风险基金,加大对有机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补短板

  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提升竞争力、增加附加值

  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看来,有三个短板需要解决——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靠它们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增加附加值。

  会议分别用“优、特、强”3个字,为补短板指明了方向——

  优,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会议要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能带来规模效应,增加有效供给。”内江市委书记马波介绍,该市建成国内最大的血橙基地16.8万亩、最大的连片无花果基地2.5万亩。

  特,着力打造川字号知名品牌。会议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好酒也怕巷子深。”攀枝花市委书记李建勤表示,将围绕“世界唯一的晚熟芒果”打造推介攀枝花芒果区域公用品牌。

  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会议明确,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抓好物流运输等配套服务。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介绍,当地对农产品规上加工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谋增量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会议要求在“”字上下功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现代农业在不同业态的‘跨界’,可实现资源的更大规模聚集,扩大收益空间。”郭晓鸣认为,这是农业价值链谋增量的重要路径。

  新产业、新业态怎么找?会议也指明了方向——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开发蜀锦、蜀绣、唐卡、年画等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行动。

  李建勤对此感受很深。围绕“康养+农业”模式,攀枝花市建成农业景区17个、产业基地景区16个,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居全省第二,“下一步将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全国第一支康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发展观光农业。

  一边听会,眉山市青神县委书记肖巍一边用手机拍照录音,趁会议休息间歇发给当地相关负责人。“搞新业态,其他兄弟县市确实有很多新思路。”肖巍表示,青神县下一步将考虑竹编、竹制品、文创产品的发展新方向。(记者 熊筱伟 侯冲)

责任编辑:杜雨洲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