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九十周年 十几位成都黄埔老兵聚会话当年

10.06.2014  09:42

  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华区联络组建立约20年,起初有 100名左右黄埔老兵,但随着老人不断离世,现在还健在的只有10多人了。

  ■四川在线记者陈俊

  6月9日一早,成都市区细雨霏霏,新鸿路一家饭店门口远远传来了鼓号声。几位老人正对着乐谱认真排练,他们演奏的,正是《黄埔军校校歌》。原来,2014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来自成华区的10多位黄埔老兵冒雨进行了一场特别的聚会。

  来参加聚会的黄埔老兵们,年纪最大的95岁,年纪最轻的也已经86岁了,他们仍然身板挺拔、声音洪亮,令人可以想见当年军队精英的风采。

  聚会现场

  老兵聚会越来越不容易

  6月9日上午10点过,纪念活动在新鸿路一家饭店举行。这次活动由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华区联络组组织举办,10多位黄埔老兵在家人的陪伴下冒雨前来。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叙旧,“你是哪一期的?”“我是24期的。”“哦!我是22期的!

  ……活动组织者之一陈智敏介绍,参加本次聚会的黄埔老兵有10多位,其中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也有86岁。

  陈智敏是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代联谊工作委员会成员,他的爷爷陈天民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陈智敏介绍,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华区联络组建立约20年,起初有100名左右黄埔老兵,但随着老人不断离世,现在还健在的只有10多人了。

  年龄最大的刘中柱老人说,虽然相聚越来越不容易,但大家都很珍惜见面的机会,每年6月16日建校纪念日那天,大家都会聚一聚。

  听老兵说

  2万多人报考体检刷下1万多

  讲述人:胥义方86岁黄埔24期学员

  今年86岁的胥义方是24期学员。胥义方老人在1949年考入黄埔军校。他记得,当年黄埔军校只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以上的考生。考生在考试前须先接受严格的体检,通过后才能取得准考证,“我们那期2万多人报名,体检就淘汰了1万多。”入校考试为全国统考,有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文等多个科目,“就像今天的高考。

  考完第二天就发榜,在文殊院。“很多人去看。”在榜上找到名字的,现场跟学校的工作人员报名。能考上声名赫赫的军校是件十分光荣的事,胥义方记得,24期有2万多人报名,最终上榜的只有2000多人。

  从架桥到谋兵布阵样样都学

  讲述人:刘中柱95岁黄埔18期学员

  今年95岁高龄的刘中柱老人是这里年龄最大的老兵。他于1940年入伍,1943年毕业。

  刘中柱老人介绍,学员在黄埔军校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入伍教育、前期教育和后期教育。“入伍教育大概有半年,每天就跟普通士兵一样训练。”到了前期教育,学员们开始学习军官业务技能,行军、架桥、游泳、做掩体、绘制军用地图都要学。在后期教育阶段,则需要学习谋兵布阵、战略战术等更高级的知识。

  老人回忆,当时的黄埔军校实行分科授课,学员被分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通信兵和战车兵等多个科,一般上午操练、下午上课,有时夜间也要操练。“那时为了操练,我们冬天都穿草鞋,凡是黄埔的,都对草鞋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