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融合 测绘亮剑——省局预备役完成远程机动演练纪实
7月28日下午,四川省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地理信息保障大队在成都成立,这标志着测绘应急保障服务推动军地融合走向更高更深阶段。此前,这支队伍参加了省军区“天府使命-2014”实兵实战演习,彰显了信息化指挥作战的测绘科技保障实力。
八一建军节前夕,四川省军区举行“天府使命-2014”实兵实战演习。由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和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精选的15名应急测绘业务骨干组成的预备役应急测绘分队参与了此次实战演习。演练在高原高寒的川西进行,分队行程1000公里,历时10天,于7月17日晚圆满完成所有参演科目,凯旋返回成都基地。
联动响应 集训赴演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维护国家核心安全、加强国防动员和应急力量建设的指示,依据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四川省军区的有关国防预备役力量建设有关要求,省局积极响应国防动员,开展军地融合,与省军区建立军地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提高国防动员和预备役力量建设水平。为更好的支持四川省应急预备役突击力量建设,省局与2013年底联合省军区预备役高炮师,依托局属专业测绘地理信息力量,抽调应急测绘业务骨干40人,筹备组建预备役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大队,训练一支反应迅速、专业高效、平战结合,能够满足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应急测绘地理信息支持的国防动员专业保障分队,并合作开发了应急指挥平台。
7月1日,接到四川省军区预高师演习通知后,省测绘地信局局长马赟要求有关单位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军地融合应急测绘保障。副局长谢维挺挂帅演习一线,坐镇指挥演习队伍,并对应急指挥平台进行测试。7日,15名精锐应急测绘技术人员分成无人机组、数据处理组、指挥平台组三组,加入预高师军演部队,开始投入军事化训练,他们白天练军姿、训体能、强技能,夜里整理、调试仪器装备,为正式演练做好充分准备。9日,演练队伍正式向演习地区拉动。演习队伍携应急指挥信息平台1套、无人机3架,分两批采用摩托化行军方式机动开赴演习地点,进行演习地域空中侦察、利用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辅助现场指挥决策。
首任告捷 连闯数关
测绘应急分队获得的第一个执行侦查任务指令是“完成获取队伍行进影像获取”。天空下着小雨,无人机组兵分两路向前挺进,一路向前方高速路段进发,完成起飞场地选择、无人机起飞调试等准备工作;另一路则跟随行进队伍,时刻与前方无人机组保持通讯,确保起飞时间准确。下午14时左右,多旋翼无人机受命起飞,克服阴雨天气等不利影响,起降3架次,成功获取演练队伍行进高清视频影像。
完成第一个任务后,机组及时归队,向演习地域前进。演习地域在高海拔山区,沿途多雨路滑,暴雨、泥石流、滑坡不断,队员们穿梭于崇山峻岭,克服低氧、行车路段事故多发等挑战,成功翻越了陡峭险峻的二郎山、跨过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一路颠簸向营区挺进。11日,分队在寒风凌烈、氧气稀薄、海拔4900米的折多山顶坚守3小时,终于获取队伍翻越折多山的视频影像。12日,又成功获取了海拔3800米的营区首张高分影像。
天地一体 科技亮剑
7月16日上午9点30分,实兵演习在海拔4200米的阵地正式开始,无人机组按指令开展驻训区域与炮阵地侦察,并成功获取侦察范围高分辨率影像以及高清监测视频。同时,依托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向指挥所提供实时动态更新、阵地部署、视域分析、精确定位、信息共享等现场指挥辅助决策等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炮阵地区位于峡谷地带,起飞地点选择不易,连续几天的行进和侦察任务令机组人员非常疲倦。但压不垮的测绘人,一到任务面前就能立马亮出一股子拼命精神。他们连续翻越了好几个山头,终于寻找到山坡背面一块合适的起飞场地,如获至宝。雨后的高原草地湿润,不料载机车辆陷进泥潭!为了抓紧时间完成侦察使命,小伙子们二话没说,抡起胳膊,扛起飞机,抱着电台向起飞场地奔进。
准备工作就绪以后,无人机起飞。可是高原的天气就像淘气的小孩,时不时要捉弄一下飞机。受云层高低起伏、空气冷热不均的影响,无人机起飞后不久发动机转速过低,无法继续飞行,被迫返航。“如果空气太冷,发动难以启动,任务怎么继续执行?”大家怀里如揣兔子,犹豫焦急。还是队长赵祯最沉着冷静,教大家就地改造无人机!他们利用铁片、铁丝,包装起发动机,给机保温,减少冷空气进入。改造后,无人机再次升空穿越云层,进入测区执行侦察任务。此时此刻队员的心紧紧地揪在一起,无人能放松,因为无法确保高原上低温环境下的飞行是否安全。他们时时关注无人机地理位置与电台通讯。半小时以后,嗡嗡的发动机的声音离越来越近,无人机顺利返航,队员们欣喜若狂的迎接着机体落地,“信息侦察”工作完满收官。飞机“吃”到肚子里的“宝贝数据”将为指挥中心开展指挥决策和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睡帐篷、喝凉水,加之在高原地区长时间工作,地面数据处理组和平台组队员们大多都有缺氧、头痛、感冒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其中影像数据处理的队员严重缺氧,身体出现浮肿。当大家商量着将反应强烈的几个队员送至低海拔地区时,他们却回答,“不!数据还没处理完,要确保影像质量”。连日来的夜晚,空旷的高原峡谷常能见通亮的灯火,那是指挥所里数据处理队员与指挥平台测试人员还在连夜赶制应急影像并开展平台测试与数据分析。他们克服了电压不稳、供电不足、空气寒冷稀薄等困难,成功地在省局研发的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中加载上最新影像与实时视频影像,并向实战前线提供了影像实时动态更新、阵地部署、视域分析、精确定位、信息共享等现场指挥辅助决策,确保了演习中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平台组技术专家张伟告诉记者,应急指挥信息化平台中加载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以对侦察地形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无线电信号分析、行进路线分析、道路抢通分析;配合移动终端,还可利用北斗卫星等多星进行导航定位跟踪分析等。该系统能为现代化作战和应急野外指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省军区司令员李亚洲、政委刘家国、参谋长曹均章,省政府副省长侍俊等军政领导现场观摩演练时,高度称赞应急测绘队员们精湛的测绘技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充分肯定地理信息在军队信息化作战中的重要作用,称赞预备役应急信息平台能够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军地应急人员、装备等资源,认为军地融合发展共同做好应急保障的前景十分广阔,希望进一步提高应急测绘效率,保持好军地应急测绘数据共享,装备、人员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
此次演习展现了四川应急测绘队伍的先进装备,精湛的信息化处理技术,以及跨区域集结拉动与高原恶劣环境下的应急保障能力,突显了测绘队员能打硬战的作风,标志着四川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更为成熟,成为军地融合的一大亮点。
应急战斗,测绘人,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