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童话”自然美 ——写给参与世界遗产九寨沟抢险重建的建设人
04.09.2017 11:54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九寨沟会就此消失吗?
日前,记者“身临其境”发现:震后的九寨沟依然美丽,美景的维护者则是一个个建设人。
大灾降临 关键时刻冲上去
8月8日,正值暑期客流高峰期。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近10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灾情就是命令。
此时此刻,万籁俱寂的夜晚被地震打破了安谧,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群情激昂,沸反盈天,天降大任,责无旁贷。
此时此刻,冲在最前面的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健,他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赶到省政府接受抗震救灾指令;1小时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何健任指挥长,立即启动I级应急响应。“困难中勇担当,建设人冲在前”。何健的“战前动员”吹响“集结号”,全员进入紧急状态,一切服从抗震救灾命令,人力、物力、财力立即向灾区聚集,机械、设备、物资火速向灾区汇聚。何健身先士卒,5小时后,天色还在一片蒙胧中,他已赶到地震现场查看灾情,实地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此时此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所有人员停止休假,进入一级“战备”,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
从雪域高原,从深山峡谷,从施工现场,建设人带着机械、带着设备、带着爱心,伴随着巨石滚落的危险,冒着隆隆的轰鸣声,昼夜兼程,以各种方式迅速向地震灾区奔驰。
这是一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战斗。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殷时奎带领的近百名专家队伍快马加鞭赶赴灾区,开展灾区城乡住房和公共设施应急评估工作,对地震重灾区九寨沟景区内的漳扎镇、黒河乡、马家乡、勿角乡的16个村庄的房屋、自来水、燃气设施等一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让次生灾害伤害任何一个灾民。
随着第一时间的应急响应,各方救援力量方显英雄本色,火速赶往地震灾区集结。余震中,525位伤员及时得到医治,6万多名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得到有序疏散,近3万名当地受灾群众得到妥善临时安置。
九寨沟山高路远,震后塌方致使多处道路无法正常通行。在这场与生命赛跑的战斗中,建设人第一时间抢通主要道路,第一时间开展全覆盖地毯式人员搜救,第一时间确保受伤人员得到有效救治,第一时间快速恢复电力、通信、供水、供气……这不仅为救援创造了条件,也为恢复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震后24小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应急抢通力量3000多人、各类机具600多台(套),沿线布局,确保随阻随抢通。
“快速且有力”。英国《金融时报》用这5个字形容四川应对巨大灾害的第一反应。的确如此,所有救援人员,不分昼夜,争分夺秒,无私无畏,对每一间民房、每一座学校、每一个医院、每一处公共设施以及每一段道路和每座桥梁都认真查“病”,对症下药。在受灾最严重的漳扎村一组,应急评估专家走进随时可能垮塌的危房,冒着不断发生余震的危险,对38户损毁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逐一鉴定。他们不仅要采取脱险措施,还要迅速将群众转移至新的安置点。
灾后的第五天,近百名专家队伍组成的应急评估组完成对所有民房、学校、医院、管道、设施、道路、桥梁等的评估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灾后第六天,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8·8”九寨沟地震抢险救援和应急安置阶段任务总体完成,即日转入恢复重建阶段。
顺应自然 呵护“童话世界”之美
九寨沟风景区共有52个景点,在Ⅷ烈度影响范围内有30多个景点,受到较大影响的有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熊猫海等,她们像打翻了的“颜料盒”,伤痕累累……
“童话世界”如何恢复?
四川省成立了省“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负责统一指挥、统筹协调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委书记王东明任主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任副主任。省重建委下设规划编制实施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组、地质灾害防治组、景区恢复和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组、城乡住房重建组、监督检查组7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组长由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中的省领导担任,各工作组副组长由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同时,四川省用“2+3+4”模式,开启了重建九寨沟的新征程。
所谓“2”,即科学重建的“两种思路”。
一是“不建议人为复原景区”。专家认为,九寨沟秀丽的景色本来就是自然风光,本身就是不同时期大地震等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形成是自然地理演化的过程。地震造成一些景区的损坏,既是天灾,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管美与丑,都是大自然的作品,并不影响其世界自然遗产的身份。如果人为地违背了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比如,地震把火花海堤坝破坏了,如果人为堵上缺口,反而得不偿失,地震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力量,现在利用自然力量,把九寨沟的景观重新进行塑造,会产生新的景观,同样美丽动人,魅力无穷。
二是主张“生态重建”的理念。专家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挖掘九寨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的价值,尊重自然,抓住特色,保护生态,重建绿色,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给世界一个更美的九寨沟。
两种思路、两种做法,孰优孰劣,固然需要论证,但最需要时间的评判,而提出两种思路本身就是慎重的表现,是对自然的尊重、对历史的负责。
所谓“3”,即清除障碍、加固山体、修复环境“三步走”。
目前,清除碍障已开始。根据地质专家实地勘察,未发现地表破裂带,这或许意味着灾害轻于同样震级的地震,为清除隐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加固山体、修复环境的工作得到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的精心指导。他认为,失去曾经色彩的五花海,经科学鉴定,只是表象。由于石头崩塌下来的渣滓和灰尘、树叶进入湖中造成五色斑斓的失色是暂时现象。五花海是由于钙化在水底沉淀而形成,而水流经过的地方都是白页岩和石灰岩,下雨后会继续沉淀,通过清理和沉淀,便可恢复原貌。至于已决口干涸的火花海,徐锡伟认为,通过人工填补好堤坝的方式,也可以恢复。
大量的修复工作将全面展开,如何有效防止对自然景观造成新的伤害?省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九寨沟既有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又有知名的世界遗产保护项目,灾后重建必须同时兼顾景区重建和世遗保护;这里有独特的高海拔生态环境,灾后重建要充分考虑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提出坚持“四条原则”、做到“五个结合”,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抢救、修复、恢复、保护新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重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做到恢复重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相结合、与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结合。
所谓“4”,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地震后连续两次发出拯救世界遗产九寨沟的通知,并与阿坝州城乡规划建设局一道,提出“四严”举措。
一是严实规划统领。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理顺风景名胜与自然遗产之间以及与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多规衔接,切实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严实保护管理。树立“保护第一”理念,坚决反对和纠正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坚持“四个严禁”即:严禁在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以及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开发水能资源;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设施;严禁进行任何破坏资源的活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名义出让或者变相出让风景名胜、世界遗产资源。
三是严实开发利用。既紧扣“全域、全时、多元”的理念,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又以旅游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既建立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景区容量监测等科技监管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化监管体系,实现对世界遗产地土地利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火警突发、自然灾害、游览秩序等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时动态监测,又加大对景区环境治理力度,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对景区内各景点、环保厕所、旅游设施实行动态保洁,确保景区内环卫生无盲区、无盲点。
四是严实立法保障。认真贯彻执行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这是我国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四川世界遗产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薛学轩 通讯员 张明建)
本文来源: 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04.09.2017 11:54
杨冬生赴部汇报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8月31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国土资源厅
省厅召开贯彻落实省“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会议
近日,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国土资源厅
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前方工作组专题会议召开
8月30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