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发力 优质川米来啦
10月16日,简阳市双河村的有机再生稻收获测产:亩产156.4公斤。在场的人们见证了这一成绩。
“没想到在简阳种出了再生稻!”水稻专家、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郑家国指出,在再生稻生态临界区种出再生稻,是川米优化的又一途径,将有力推动我省稻米产业精深发展和农民增收。
打造优质川米品种技术缺一不可
“目前市场上优质大米几乎被东北米和泰国米垄断,川米在市民印象中一直比较低端。”省农科院研究员向跃武指出,但近几年,四川加快了川米优化进程,已培育出产量、质量兼得的优良品种,如川优6203、花香7号、德优4727等。
但是,良种仍然需要包括再生稻在内的综合技术的支持,才能将良种的潜力发挥出来。再生稻的优势在于,它所处的灌浆期高温天气少了,温度低、昼夜温差大,这样一来,淀粉细胞的排列更紧密,淀粉充实度更高,在口感上的表现便是弹性很足。“如果优质品种种出的头季大米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的话,再生稻有可能达到更好的二级标准。”郑家国指出。
富顺县作为再生稻种植区,注册了再生稻米的专有品牌,每斤售价比普通大米多出6—8角,企业增效明显;对于村民来说,每斤稻谷可多卖2角钱,并且是以订单的形式提前就预卖出去。“富顺现在年产再生稻米4万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该县农业局总农艺师钟顺清介绍。
“为了将再生稻的品质、价格优势放大,广东、福建一些种植户甚至有意牺牲头季稻产量,换取再生稻产量翻倍。”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徐富贤指出,在再生稻上面打造优质川米的潜力也是较大的。
生态临界区推广希望与挑战并存
“简阳位于我省再生稻种植的生态临界区,再生稻产量受气温、降水等天气条件影响较大。今年在扬花期前后遭遇了近20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有机种植再生稻亩产还达到了156.4公斤,说明所选用的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徐富贤指出。
“9月中下旬以后,气温肯定是要下降,这是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如果要减少再生稻种植的不稳定因素,需要进一步提早头季稻的成熟时间,可进一步筛选生育期短的品种。”徐富贤提出建议。
“安岳县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以前的75万亩减到60多万亩。为了保障粮食产量,发展再生稻的意义重大,并且用工用肥都比头季稻要省很多。另外,在遇到较大天灾时,再生稻有利减少灾害损失。”资阳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宋怀成指出,通过实施川米优化工程,政府不仅帮助农户种出好米,也协助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把好米卖出好价钱,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村民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