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时代来了吗?

30.06.2015  12:36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傅耕 陈碧红)一件旧产品以再制造工艺处理,经严格检测达到与新产品同样的质量,而价格要比新产品便宜10%-15%,这样的产品你愿意买吗?不同的消费者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半个月前,国家工信部下发《关于再制造产品认定申请受理结果的通报》,包括成都东方实业(集团)邛崃电机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再制造产品通过认定。这意味着,更多的再制造产品拥有了合法身份。

酝酿了多年却始终沉寂的“再制造”产业,会否因为企业的推动,而泛起新的涟漪?作为本次入列的四川唯一一家企业,邛崃电机的出现似乎为这个深海市场打开了一道缝隙。6月24日,记者走进了这家企业。                

改变旧观念: 再制造不等于翻新   更不是二手货    

一台废旧的电动机,在被精细拆分成为铁块、线圈等零件后,按照废铜烂铁的价格被送回钢厂回炉——这种景象,就是目前大多数报废电动机的最终归宿。

每当看到这时,邛崃电机公司副总经理余琦就十分惋惜。因为这些“工作”了多年的电动机,完全可以经过再制造的方式,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

生产制造电动机,是邛崃电机的主业也是强项。目前,在企业的三间生产车间里,每天至少都有上百台产品走向市场,年产值过亿。然而,随着企业再制造产品获得国家工信部的通过,余琦又看到了新的市场——再制造。

再制造并不等于翻新,更不是二手货。”在余琦看来,再制造也是一种特殊的制造,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在厂房一侧,有一间中小电机实验室。一台废旧电动机被送到这里后,首先会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拆解,以及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测试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旧的机器设备成为毛坯,并通过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它的特点在于不同于一般的电机修理和翻新,再制造过程采用无损、环保、无污染的拆解工艺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回收原电机的零部件,同时减少废旧电机拆解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算笔环保帐:可节能60%节材70%  

目前,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水利等各种设施设备中。但由于传统电动机只能达到低级效能,实际上,在国家工信部的相关目录里,传统电动机早已被列为落后产能的淘汰对象,生产企业必须使用符合新国标的电动机。

仅四川,每年采购新电机就达600万-800万千瓦,而存量电机的数量更为庞大。”余琦发现,再制造电机的旧件来源,主要来自淘汰的普通低效电机。经测算,若全部现役电机替换为高效电机,节电率按3%计算,我省将实现节电37.62亿千瓦时。

与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可降低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减少污染物排放80%以上,而先进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应用,可将旧件再制造率提高到90%。”在成都市再生资源协会秘书长谢香兰看来,作为绿色产业,再制造行业应当进一步大力推行。

抢得市场先机,邛崃电机已经快人一步。据了解,在电机再制造产品试验阶段,邛崃电机为老客户量身制造了价值200多万元的设备,目前他们又争取到了西安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的“订单”,示范生产5台功率为185千瓦/台的再制造产品。

不仅是电动机,其实再制造产业的领域相当广泛。据悉,目前国内80%的在役机械超过保证期,役龄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300万台,废旧汽车约500万辆。即便仅将其中的10%进行再制造,产值规模都将超过千亿元。而未来,包括空调等日常生活电器,也将进入再制造领域。

去年底,国内规模最大的再制造工程应用示范中心在彭州启动建设。这个由成都一家企业计划总投资6.1亿元建设的项目,将建国家级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再制造设备加工工厂等。同时,该项目还将开展对废旧汽车的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损伤修复和再制造,使其达到新发动机的使用标准,能够装配再使用。                  

【记者观察】

让“隐形产业”浮出水面

在我国,目前再制造产业如同一条深潜水中的巨鲸——体形庞大而又隐蔽,是一个真正值得深挖的隐形产业。实际上,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再制造已形成了重要产业。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我省的再制造产业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个隐形存在的巨大市场其实也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尴尬之一,就是高科技的生产工艺和高水平的质量性能,与消费者对再制造传统认知之间的巨大错位,造成对再制造认可度的持续低迷。加之缺乏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个别企业将旧件翻新后充当再制造产品,扰乱了再制造市场秩序。

加快规范市场,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才能让再制造这个朝阳产业从起步之时,赢得更长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