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湖泊30年缩小30% 草原区煤炭开采系主因
内蒙古湖泊萎缩背后
虽然自然原因不容忽视,但在内蒙古湖泊面积与数量急剧萎缩的背后,更为重要的是人为因素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邓华
千百年来,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湖泊为代表的水资源,在蒙古高原往往意味着生命。自东北到西南向的湖群带上,一座座湖泊星罗棋布。
然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遥感判译与野外考察,发现蒙古高原的湖泊在过去30年间呈快速消退趋势,内蒙古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孙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长期来看,湖泊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是全球的、区域局部的构造和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短期来看,湖泊的扩张与收缩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部分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明显。
面积与数量减少超三成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中的通辽市奈曼旗,有一个形成于元代的沙漠湖名曰西湖。数千公顷水面,烟波浩渺、鸥鸟纷飞,曾为当地一大美景。可如今,这些美好只留存于世人的回忆和叹息之中,有500多年历史的奈曼西湖于2001年彻底干涸。
奈曼沙漠西湖的消亡只是内蒙古湖泊波动变化的一个缩影。孙标表示,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全国尤为突出,主要特征表现为湖水浅、淡水湖少、盐湖多、极易盐化和干枯等。
根据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发布的研究成果,过去近30年间,内蒙古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由1987年前后的4160平方公里缩小到2010年的2901平方公里,呈快速消退趋势。
湖泊面积大幅减少的同时也伴随着数量的快速下降。方精云院士团队通过考察,对内蒙古所有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进行监测,发现湖泊数量在1987年为427个,到2010年减少了145个,占总数约34%。
人类活动干扰是主因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为北方第一大湖,是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据内蒙古农业大学河湖湿地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团队的科研监测数据显示,呼伦湖在2000年以前,面积主要波动在2100平方公里左右。从2000年开始,湖泊面积大幅萎缩。到2011年,面积缩小到1750平方公里左右,减少约17%。水位的迅速下降,使湖泊蓄水量由原来的120亿立方米减少至45亿左右,水量减少了60%以上。
究其原因,这样剧烈的变化为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从2000年开始到2011年,呼伦湖地区的降雨量比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末的平均降雨量约减少了26.5%,蒸发量却增加了7.1%。入湖的河川径流量由于气候及人类的取用水活动更是减少了近74.6%。
方精云院士团队对蒙古高原所有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进行了年际变化的时序检测,并详细探讨了湖泊变化的成因。结果发现,虽然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经历着同样的气候暖干化,但内蒙古地区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导致其湖泊面积快速萎缩,而蒙古国湖泊面积仅轻微下降。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灌溉耗水是湖泊减少的主要因素,解释了近8成的面积变化。而在草原区,湖泊锐减的原因64.6%是来自煤炭开采耗水。
河湖水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水利专家分析,高强度的人类干扰给内蒙古湖泊波动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但如果是合理调配、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正效应带来的生态红利也可以凸显出来。
居延海位于我国风沙源头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戈壁深处,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黑河流域用水剧增、过度开垦等原因,西居延海于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于1992年干涸,湖水干涸后额济纳绿洲急剧萎缩,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之一。
2000年,为解决额济纳绿洲生态等问题,国家紧急启动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统一调度工作。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来,额济纳绿洲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提高,沙尘暴发生次数已由治理前的年均5.85次减少到3.5次。
自2004年开始,东居延海实现连续8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在40平方公里左右,黑河尾闾特有的大头鱼重新出现,绝迹多年的白天鹅、灰雁、黄鸭等野生鸟类成群栖息。
方精云院士团队呼吁,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长远规划和谨慎使用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确保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SN146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