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变机遇期 内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现代抉择

28.11.2014  12:11

2013年3月,内江被国家发改委例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将连续十年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

今年10月,内江又迎来好消息。

10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到2022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这意味着西南振兴大潮涌动,老工业基地内江再次站在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潮头。

老工业区交通条件差,功能布局乱

英雄迟暮,老城工业颜色渐衰

因为制糖业,内江的工业一度辉煌。

内江制糖历史悠久,早在1919年,产糖量就达6万余吨,占全省总量的70%,占全国总量的48.4%,内江糖和自贡盐、泸州酒名气一样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内江布局了6大国营糖厂,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地市级甘蔗科研机构,并引进台湾设备,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机械化制糖。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甘蔗综合利用技术,从甘蔗到蔗糖再到酒精、白纸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形成了制糖业产业集群,使内江成为我国最早实践循环经济并取得成功的城市。

1985年,内江甘蔗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制糖规模企业达43户,围绕糖业深加工链条企业达400余户,白糖产量占全川40%,糖业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高达20.65%,“甜城”内江享誉南北。

作为西部典型的老工业城市,从以制糖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的兴盛到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央属企业的落地和带动,形成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并创造了辉煌的发展业绩。

在四川经济版图中,内江一度有“内老三”之称。40年后,内江这个工业壮汉却早早露出衰老之色。上世纪80年代末期,内江市经济发展从鼎盛的巅峰跌落一路下滑,再难恢复辉煌历史时期的综合实力地位。曾经的“内老三”,一度滑落为“内十一”,城市综合实力下滑明显。

2000年,内江传统工业企业数目由1985年的2241个减少了161个;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GDP占全省比重分别从1987年的3.7%、5.2%、4%下降至3.4%、1.9%、3.3%。

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和转型的压力,近年来,内江开始着力突破各种要素制约,抢抓各种机遇,爬坡上坎艰难创业,新的气象。

老工业区厂房陈旧

爬坡上坎,“头重脚轻”的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当机械轰鸣声渐渐远逝,逐渐安静下来的老城区却因为杂乱的工业布局,很难大踏步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商业活力的宜居新城。

当传统工业急流勇退,喧嚣之后,内江老城区留下一片落寞工业、商业、住宅区犬牙交错的的城市滩涂。

国有企业的改制留下了诸多遗留问题。下岗职工如何再就业,社会福利如何保障,老旧院落环境如何改善等等问题堆积,资金缺口巨大,人们迫切希望重振内江工业雄风。

而对于内江经济结构而言,一度时间内,工业比重过大,“头重脚轻”的矛盾突出。

数据显示,2010年,内江三次产业比重为16.3:60.7:23.0,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传统农业还处在粗放发展阶段,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6%。

近年来,随着内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是由于人气聚集的地方被不少散落的传统工业企业占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极大阻碍。

在麻柳坝某机械制造厂当保安的曾富明说,我们这地方临江靠山,风景很好,本应该可以成为人人向往的购物和玩耍之地,现在却被各种小工厂占据。“可惜了如此美的山水,希望这一片早点搬迁改造,造福内江人。

自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内江建成区面积仅拓展12.9平方公里。在内江被纳为全省百万人口特大城市规划之后,用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本来人气兴旺的老城区的土地一直不易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宁愿舍近求远“绕道”东兴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拿地开发。

而在一江之隔的市中区老工业区内,大量人口聚居在棚户区,忍受着条件简陋、环境较差、市政设施不完善的地方。据统计,目前我市仅城区涉及国有工矿企业需投资改造的棚户区就达6529户,面积近50万平方米,严重阻碍了内江的城市化进程。

在环城路居住了15年的某机械厂老工人王云华感叹说:“看着东兴区那边的城市建设越来越好,我们很希望马鞍山这一片的老旧片区也能早日得到开发,多修建一些公园、博物馆之类的公共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