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硬”“软”结合 创造良好就医环境
08.01.2014 16:57
本文来源: 卫生厅
1月6日,天气晴朗。在位于东兴区大千路北延线的内江市中医院西林新区二期项目工地上,伴随着“突突突”的机械声,只见大型红色打桩机正在施工,挖土机将一个个小土坡铲平,一辆辆工程车载着土石方奔向场外……现场一片繁忙。据介绍,该项目将于2015年8月30日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医院门诊每天可以接受3000多人看病,并提供1130张病床。
位于内江经开区交通乡幸福村、规划占地面积为345亩的内江市一医院新区医院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2.39万平方米的内江市二医院新区建设项目也正有序地推进。目前,我市在城区基本建立起以“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中医医院为龙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专科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基本建立起以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等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办卫生院,每个村有1~2个卫生室。
据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内江市一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内江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内江市二医院新区建设等项目,力争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技术一流的医院。
同时,我市还将继续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卫生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改善我市医疗硬件设施,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着力打造“硬件”的同时,我市还将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确保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保持在60%以上,力争达到65%;探索试点分级转诊制度,合理分流住院病人,力争90%的住院病人在县内就诊;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村大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本文来源: 卫生厅
08.01.2014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