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 内江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08.11.2013  17:32

11月5日,市长杨松柏主持召开市政府六届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请示》等事项。

会议指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运行程序日益规范,基本上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9月底,全市共有41275户、72112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累计保障人数68.1万人;全市共有85935户、12221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保障人数106.5万人,有效地保障了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会议指出,继2012年9月1日,各县(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调整提高后,今年我市再次对其调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在执行的280元/月·人调整为320元/月·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现在执行的1500元/年·人调整为1920元/年·人。调整后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13年11月1日起执行。今后,将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人民生活水平和财力状况,适时再予以调整提高。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内江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通过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处置建设管理、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等措施,保障全市水环境安全。同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为吸引外来资金,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的投入。到2015年,全市国控、省控、市控断面水质达到水域功能区水质要求。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内江市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我市将提高“两高一资”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遏制盲目建设,从严控制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关。同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加强能源清洁利用,实施多污染物联防联控等措施,有效维护大气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案》还对加强城市灰霾防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作出了要求。

会议传达贯彻了四川省教师工作暨庆祝第29个教师节大会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意见反馈会精神。

会议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内江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等事项。(记者 刘小玲)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