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中区: 扶残助残 开启希望之窗

15.05.2014  18:23

 

免费为残疾人发放鸡苗

 

帮助残疾人创业

 

了解残疾人家庭情况

扶残助残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委、区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帮助一个人,造福一家人”的亲民情怀,扎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全区3万名残疾人开启了一扇扇——

 

了解需求

 

解决残疾人困难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联组织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搞好生产和生活,尽快脱贫致富。4月28日,全安镇平湖村3组的一名瘫痪在床的重度残疾人周小荣接过一把崭新的轮椅后动情地说。

 

据了解,周小荣肢体一级残疾,家庭贫困,因双腿瘫痪长期卧病在床,“”出去看看,成为了她的迫切愿望。

 

2014年4月至5月,市中区在全区集中开展了对残疾人的“大走访”活动,要求对每个残疾家庭必须入户了解情况,并如实将情况填写《残疾人需求情况调查表》《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准确掌握每一位残疾人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所需所求,并根据他们合理的诉求,为他们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化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周小荣正是在此次“大走访”中受益的残疾人之一。

 

截至目前,市中区已完成了对320个残疾人家庭的情况了解,下一步市中区还将组织更多的人员力量扩大调查的覆盖面,力争在今年内完成对全区50%的残疾人家庭情况的调查,分批逐一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得到实惠。

 

托养服务

 

让关爱延伸到每个角落

 

在残疾人的群体中,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人群:他们重度残疾、年龄偏大、无依无靠,生活举步维艰。

 

如何有效解决这类特殊残疾人的生活问题,成为了市中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2013年3月,市中区创新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建立起区级医疗康复托养中心,并积极与辖区内一民营医院合作,从财政资金“”出15万元,为无劳动能力、无扶养人或者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

 

为扩大托养服务的覆盖面,2013年,市中区又在沱江乡、牌楼街道马鞍山社区建立起托养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居家安养等服务。

 

2014年,市中区还计划在永安、龚家、靖民等乡镇建立托养服务中心,并逐渐建立起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服务网络,并不断扩展延伸网络覆盖范围,力争在2017年前,实现全区17个乡镇街道托养服务中心全覆盖,促进全区残疾人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扶残解困

 

助推残疾人致富梦

 

对于残疾人而言,摆脱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改变。自信、自强、自立,已成为残疾人幸福梦的一部分,帮助残疾人圆梦,用真心、爱心点燃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梦想,照亮一个又一个残疾人的幸福生活。”这是残疾人工作的意义所在。

 

史家镇牛桥村村民李明亮,3岁时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摔伤了左臂,由于当时家境贫困,他的左臂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手臂肌肉逐渐萎缩,这只手也逐渐丧失了运动能力,后经鉴定为二级残废。这次的不幸遭遇,在李明亮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一度使他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根源。因为手臂的残疾,李明亮曾不愿外出找工作,只是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种庄稼,勉强维持生活,直到2010年——在区、镇残联的共同帮助下,让李明亮参加了各种免费的技能培训班,并鼓励他自主创业。2010年10月,在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区残联积极与信用社协调,为其创业贷款,并邀请畜牧专家到现场为其进行技术指导,建立起了全村第一个肉牛养殖基地。

 

2011年,李明亮靠养殖肉牛,销售额达到7万多元,纯利润达到3万多元。“是党和政府的关心,让我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如今,李明亮已成为全村的养殖能手、致富标兵,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已有5户农户搞起了肉牛养殖,朝着他们共同的致富梦前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到“”,一字之差,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理念正在转变。市中区在“发展残疾人事业,共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着重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为残疾人家庭“输血”后,引导他们自动“造血”,发家致富。

 

近年来,市中区先后出台《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市中区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暂行规定》,形成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择业多渠道就业的格局,共新增残疾人就业1175人;同时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为30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实用技术培训,并依托市残联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2014年,市中区还以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提高对残疾人创业的一次性补贴,并对创业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残疾人创业者予以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支持,鼓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凭借一技之长走上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

 

2014年初,市中区还对2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每人每学期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同时对今年考上大学的残疾学生发放3000元~5000元的助学基金,城镇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1000元~3000元的生活补助,一位爱心人士每年1万元的扶残助学金也将继续捐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今,在市中区,不仅有机关部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向残疾人伸出温暖的援手,关爱之路正在不断延伸,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内江日报记者 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