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内会外热议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经济工作十项重点任务中,“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部分篇幅最长。不仅篇幅长,措辞也重——“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作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建设经济强省的核心任务强力推进。”
核心任务的内涵是什么?重点何在?下一步,该如何推进落实?会内会外,大家讨论热烈。
看内涵
四把尺子看“现代”
完成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个核心任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现代”?
看周围,竞争力强。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新有看来,现代产业体系首要看的是有无竞争力。这种竞争力表现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体系中的单个产业、企业甚至是单个产品在和周围产业、企业、产品竞争时,有没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有没有地位。其次,要看这个体系本身有无竞争力,是否能持续不断地孕育催生新产业。
看未来,持续力强。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认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现代”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静止的概念。一个现代的产业就是要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更新,与时俱进,这种动态属性客观上要求产业紧跟科技发展和变革步伐,不断升级换代。
看驱动,创新力强。一个产业体系是不是现代的,在宜宾市市长杜紫平看来,重要的是要看支撑这个产业体系的动能是什么,是要素还是创新,是体能还是智能。当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现代产业体系也应具备持续的创新力。
看结构,融合性强。在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看来,一个现代产业体系,要保持开放的状态,吸收融合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比如,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不断兴起,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吸收、集聚这些最新的模式、产品进入,对现有的体系进行改良提升。
划重点
三个字里看产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一个个产业。会议列出重点:加快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这些产业和四川之前出台的“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选择这些?
第一个字是优。“优中选优。”陈新有认为,重点名单的出台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聚焦自身发展优势的过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下一步的重点,就是锁定这些优势,并发挥好这些优势。
不仅是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也要充分体现自身优势,不断进行优化升级。比如与会代表有这样的共识:旅游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下一步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着力对其优化升级。
第二个字是新。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要加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又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新产业,大力发展新经济。成都市已勾勒出新经济发展的蓝图。未来,成都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第三个字是融。在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方向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会议重要议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更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要找准结合点。”长虹控股集团公司总经理李进认为,传统制造业必须和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找抓手
三个结合看路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该如何切入?如何推动落地落实?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范波认为,首先要画好蓝图,做好规划,统筹推进,“仅仅有蓝图还不够,还必须有相应的推进实施方案”,宏大规划和实施方案必须有机结合。换言之,既有“目标蓝图”,也有“施工方案”,缺一不可。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在产业规划和推进方案相结合上已有思路。陈新有透露,在抓好中国制造2025,培育产业集群,“一项一项提出目标任务”的同时,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准备“完善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尽快形成政、产、学、研、用的‘一条龙’服务。”
产业发展转化为经济效益,离不开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更离不开市场的检验和认可,如何将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相结合,释放出最大的效益,也是会议讨论的焦点。
泸州毗邻宜宾,两地产业结构“大同小异”,为防止同质化竞争,泸州聚焦自身医药产业优势,不仅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构建企业在新三板等板块的上市快速通道,还在硬件层面按照GMP标准建设厂房,为招引来的各类医药企业提供良好条件,“基本实现了拎包入住,开门即可生产的环境。”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介绍。
传统产业根基同样深厚的内江则把转型升级的目光放在市场拓展上,以内江金鸿曲轴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技改和柔性化生产线建设,今年曲轴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明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优势产业升级配套力度。”内江市市长任晓春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政府应着力体制机制改革,做好政策制度的供应、环境的打造。
还要坚持人力与物力相结合。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看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土地、能源等要素的保障,为此,我省明年将继续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强度双控,试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做大土地“存量”,同时对重点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提升审批效率,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特事特办,“确保项目用地不卡壳。”
“更重要是人的支撑。”中科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王学定认为,无论做什么,人都是最首要的决定性要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不例外,今后,我省应该加大力度,吸引并留住更多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