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娃娃要养蚕 成都家长无奈半夜潜入公园找桑叶

17.05.2016  09:10

有家长认为,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再到破茧成蝶的全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

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吐丝结茧。

破茧成蝶。(图片由慕建勋提供)

专家建议:养蚕是历史传承,城区应种植适量桑树为孩子们学习提供支持

这段时间,很多家长下班后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任务:全城寻找桑树摘桑叶。因为,他们孩子的科学课中有养蚕的内容,家中正养了一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而全城找桑叶,并非成都特例,全国各地都有。

关于小学生养蚕,有家长认为,已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淘汰。也有专家认为,养蚕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必要保留。

孩子们要养蚕,那么谁该为蚕提供桑叶保障?四川省陶研会会长姜金栋和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都认为,社会应该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建议在城区、社区和小区种植适量桑树。

寻桑难

月夜潜入北湖公园碰运气

一天放学后,天涯石小学的学生超超捧了十几只蚕宝宝回来。“婆婆,这是老师发给我的蚕宝宝,我要养蚕!”与蚕宝宝一同回家的,还有几片老师发的新鲜桑叶。

桑叶就那么多,很快就吃完了,外婆刘昌芬开始到处找桑叶。在校门对面的商店里,她找到了桑叶,不过,老桑叶看起来很老气。

“蚕宝宝需要吃嫩桑叶,等它们长大了才能吃老桑叶。”刘昌芬说,她在学校四周逛了几遍,一位同学的婆婆悄悄告诉她中道街某小区里有一株桑树。那是别人家的小区,她不敢贸然进去,只好恳求对方帮她摘一些鲜嫩的桑叶。

“找桑叶太难了。”刘昌芬说,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蚕,都有桑树,但在成都,她很少看到桑叶。

一个周末,晚饭后去喂蚕,刘昌芬发现桑叶没有了。周围她知道的桑叶已经采光了,一家人在月黑风高的夜里开着摩托车从市中心到北湖公园碰运气。那一晚,他们运气不错,在湖边发现了两株大桑树,采了一大包桑叶。

不过,成都市民李露就没有这么好运了。李露的女儿读一年级,学校布置了一道养蚕宝宝的题目。女儿养蚕宝宝很用心,但哪里给它找吃的成了大难题。李露发了朋友圈求助:“家里的蚕宝宝快饿死了,哪里有桑叶呀?”

李露的朋友戴璐说,她们发动了家住成都东西南北各个区域的朋友到处寻找桑树,都无功而返。“最后,蚕宝宝饿死了。”戴璐说,小朋友哭得特别厉害。

学养蚕

跟不上时代应该淘汰?

8岁的豪豪上幼儿园时就养过蚕,但并非是响应幼儿园的号召,而是父亲慕建勋给他读“春蚕到死丝方尽”,他摇头表示听不懂。为了让娃娃懂得这句诗,慕建勋托人找来了一些蚕卵。

在父亲的引导下,豪豪亲眼见证了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再到破茧成蝶的全过程。“每个孩子都有必要养一次蚕。”慕建勋说,养蚕可以增强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更加富有爱心,对亲子关系也有改善。

为了让4岁的女儿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成都市民吴亚平从亲戚家带来5只蚕宝宝。慢慢地,蚕宝宝成为女儿的一大乐趣。吴亚平住的小区没有桑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网上一搜,居然发现了有淘宝商家在卖桑叶。于是,他一口气买了2斤,放在冰箱里。

记者以“桑叶”为关键词在淘宝上搜索,发现了大量的卖家,价格从几元钱到二三十元不等。

但吴亚平认为,养蚕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淘汰。

官方说法

成都市教育局:科学课是国家课程 养蚕是其中一部分

养蚕是学校的自行安排,还是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定?成都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养蚕不是学校的规定,也不是教育局的规定,而是科学课中的一部分。在教育部规定的小学课程中,科学课属于国家课程。换句话说,科学课与语文、数学一样,属于基础课。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城市绿化的桑叶不允许采摘

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最常看到的行道树和绿化树种有银杏、香樟、小叶榕等,桑树很罕见。有没有可能作为科普教育配套,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公园里栽种桑树?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几年前,成都曾引进过一些桑树,但数量并不多。哪些地方有栽种?这位负责人表示记不得详细布局了,但在青龙湖有。

“作为城市的绿化景观,即使是有桑树,也不允许市民采摘桑叶。”这位负责人说。因此,市民要通过城市景观里的桑叶去养活家里的蚕宝宝并不现实。

专家建议

川师大教授吴定初:养蚕入教材不能以是否落伍论淘汰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认为,养蚕是目前国家教学课程中的内容,孩子们应该完成。

养蚕入教材是否落伍?他说,养蚕在我国历史上有极高地位,不能单纯以它是否落伍论淘汰。养蚕,是在传承一种历史文化。吴定初说,希望有关部门配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制定有关的城市管理规定,优先保障教育。比如,划定一些地方,为孩子学习养蚕提供必要的保障;家长也可以想一些办法,比如,在所在的社区、阳台种植桑树,以解决蚕的食品问题。

四川省陶研会会长姜金栋:城区应种植适量桑树

四川省陶研会会长姜金栋说,科学课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对真理的追求,都有好处。在他看来,蚕的生命周期不长,但整个过程多样,具有典型代表性。养蚕既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也是自然教育的内容。通过养蚕,可以让孩子尊重生命,了解自然,长见识,开阔视野,增加童年的乐趣,非常有意义。

“很多孩子参与了养蚕体验,这需要社会给孩子们学习这门课程提供支持。”姜金栋建议在科普公园、社区、小区、市政公园里种植适量的桑树,方便孩子们养蚕时采摘。他还建议小朋友集体养蚕或者小组接力养蚕,既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尽量减少对桑叶的需求。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刘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