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专业养老护理员缺口大 存在“以老养老”尴尬局面

08.05.2014  09:23

  25岁的周家龄在成都郫县颐园养老院工作已经半年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她,是这里的一名一线护理员。这半年,在她的照顾下,82岁患偏瘫的赵大爷情况越来越好。作为年轻大学生的一线护理员,周家龄认为“具备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重视和老人的精神交流”是自己所处这个群体的优势。但最近几天,她也终于向院长提出要调离一线岗位,想转到管理工作。

  在成都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中,无论公办还是民营,像周家龄一样的年轻大学生一线护理员屈指可数,仅有的也在逐渐流失。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人才现状尴尬,不仅招聘年轻大学生是奢望,许多养老机构连基本的招聘都成问题。即便勉强招来人,留得住的时日也不固定,跳槽率非常高。

   A·尴尬

   招不进 留不住 队伍老

  在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入住的老人平均年龄80多岁,最高龄的108岁。400多位老人只有80多位护理员,一位护理员平均服务5位老人。这里的护理员都是临聘,平均年龄超过40岁。“招不到年轻的,文化程度高的,甚至连下岗再就业的城镇职工都没有,都是农村来的。”该院书记赵明说。

  养老护理员为什么这么难找?赵明说,一是待遇低,二是很多人观念上不接受。另外,照顾老年人,尤其是一些身体有疾病的,让护理员有很大压力,“稍有闪失,可能就要被老人儿女找上门来。

   招不进

   回老家不愿说职业

  在这家福利院,扣除保险后护理员每个月平均拿到手只有1400元左右,即便上夜班,每次也只加5块钱。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护理员仍然是个伺候人的活儿。“一些在我们这儿工作的人,回到老家都不说自己是做什么的。”此前按照相关规定,养老院招聘的护理员女性应在40岁以下,男性45岁以下。后来招工压力大,就放宽到了女性45岁以下,男性50岁以下。而在实际操作中,赵明说,“只要身体健康,女性在50周岁以下,我们也招,文化程度也不敢作要求。

  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高敏坦言,为了招工,她跑遍了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但根本招不到年轻人,只能转战郊县。现在护理员基本都是成都周边的农民,能吃苦,不怕脏,而且对工资要求不高。

   留不住

   拿到证就跳槽去医院

  46岁的高萍来自仁寿,如今一家都在成都工作,她已在成都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了七八年,看“人来人往”自己还能够坚持这么久,高萍说主要是习惯了。“时间久了,跟这里的人有了感情。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其他工作。

  高萍只是个例外,养老院招人难,留人更难才是真实现状。赵明说,有时候招来的人连试用期没过就走了,甚至还有上班当天就走的。上岗前福利院有3天岗前培训,上岗后也有定期培训和考核,赵明说,好不容易一个护理员上手了,逐渐成熟起来,但很容易就跳了槽。

  民办和社区养老机构存在同样问题。成都郎力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景川说,很多从护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准备考护士从业资格证时会有半年空档期,这时候他们选择到养老机构实习进行“过渡”,一旦取得证件,便会到医院去,养老机构成了跳板。

   队伍老

   65岁护理员照顾70岁大爷

  65岁的邓仁兴,是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每天早晨5点半,邓仁兴起床将男厕所打扫干净,然后叫醒他负责的4位老人,逐个帮他们穿衣服。70岁的张大爷患有偏瘫,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邓仁兴要扶着他去上厕所,帮他洗脸刷牙,提醒他吃药,“一直忙到11点,才能休息一下。”邓仁兴说,他当护理员已有五六年,几乎每天如此,“我想一直工作到70岁。”在这个养老院,护理员平均年龄在57岁左右。偶尔瞥见一两个年轻人,也都是行政人员。“护理员基本没有年轻人,我都算年轻的了。”56岁的护工唐茂秀调侃道。

  除了年龄偏大,专业性不足也是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绝大部分护理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照顾老人完全靠经验和感觉。”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敏说,即使上岗前有些培训,内容也很零散,对护理员几十年来形成的观念影响甚微。护理员文化水平低也是普遍现象。“有些老人的文化程度很高,跟护理员没有共同语言。

   B·希望

   养老院有了“年轻血液

  在养老机构做一线护理的大学生寥寥无几,25岁的周家龄就是其中之一。

  周家龄老家在南充一个村子,爸爸长年在外打工,照顾老人的重担全落在妈妈身上。初中时两位老人陆续离世。周家龄回忆“我刚长大一点能照顾他们,他们却走了,觉得亏欠他们很多。老人晚年理应得到更好的陪伴。

  高考时,周家龄顶住压力,填报了四川文理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她白天上课,晚上泡图书馆,“收获了很多东西,觉得自己没有选错。

   从不接受到信任

   老人开心最欣慰

  2013年10月,周家龄来到郫县颐园养老院应聘护理员。这一行年轻人稀缺,周家龄又是“科班”出身,院里非常器重。简单培训后,她被安排为82岁赵大爷的专职护理。老人右侧身体瘫痪,走不了路只能坐轮椅,还有老年痴呆,护理难度很大。

  每天早上不到6点,周家龄就要赶到养老院。“三餐都要喂,大爷吃得慢,一碗粥都要喂半个小时,中途还要热一两次。”上午把老人推出去晒太阳,她还要返回来打扫卫生,扫地擦地换床单刷厕所都是分内事。下午院里有活动,也要贴身陪伴老人参加。

  到晚上八九点,照顾老人睡下了,她才能稍微闲下来。但睡觉也不敢睡熟,老人有情况,陪宿护工一喊,她就得飞奔过去。

  最让周家龄欣慰的,是老人对她的信任。刚开始照顾时,对方完全不接受她,喂饭不吃,周家龄还是笑呵呵地坚持,“慢慢地老人只认我,不许别人照顾,跟我感情越来越好。

  院里的大学生护理员不止周家龄一个,还有她同校学妹赵利平。看到周家龄和学妹的成绩,院里还经常让她们客串“教授”,每月组织两三次院内培训,两人轮番上台,给其他十几名护理员讲课。

  做了一线护理员后,周家龄一直没敢跟家里说真话,“没具体说干啥,爸妈要知道我每天的工作,肯定会心疼反对。”另外,今年25岁的她,一直也没谈恋爱,“没时间也没圈子。

   想离开一线做管理

   辛苦是原因之一

  虽然做护理员的成绩被老人和同事看在眼里,但经过一阵酝酿,最近几天,周家龄还是做出了离开一线的决定,“已经跟院长申请了,过段时间就会调到管理岗位。

  至于换岗原因,尽管周家龄一再说“管理经历和一线实践同样重要”,但也承认一线辛苦是原因之一,“刚开始干护理员时,心里就有这个规划,但没有定下具体换岗时间,现在觉得是时候了。”未来还是会留在养老院,因为她还有个梦想,“陪伴老人是快乐的,攒够了经验,将来想开一家自己的养老院。

  对于周家龄的选择,院长陈思表示尊重。她说,养老机构里年轻护理员非常稀有,周家龄和赵利平已经是“稀缺物种”了。这几年,愿意从事这行的大学生还是有所增加,但只做几天就离职的不在少数,“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辛苦,理解他们的选择。真的希望,养老行业队伍年轻化的一天早点到来。

   规划

   我省养老护理员2017年全部持证上岗

  目前全国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显示,至2020年,中国半失能老人将达到6852万-7590万,失能老人达到599万-674万,养老护理员岗位应达到657万-731万。据此研究估测,目前中国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在300万-500万人,而目前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

  具体到四川,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养老护理员分为不同种类,既有一般护理,又有特殊护理,目前尚没有对养老护理员人数配备的统一要求,“但缺口是肯定存在的。

  按照2012年发布的《四川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到2015年要培训养老示范社区专业养老服务人员5000人,养老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60%以上。而五年内也就是2017年要全面实现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去年,全省经民政系统组织培训并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有1500多人,预计今年将通过各类培训促成2200人持证。与“目标任务”相比,已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只是一小部分。

  今年初,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免收学费,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数字

   12所高校社工专业毕业从事相关工作者不足30%

  成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隋国辉说,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截至目前,该专业全国范围每年毕业生人数比不上一所大学一类热门专业毕业生的人数。不少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处于半停招状态。

  隋国辉分析,养老护理员培训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政府对可以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的认定、评价与管理工作尚未形成体系,大量中介机构掺杂其中,市场中缺乏规模大、公信力强、质量有保障的机构。

  据隋国辉介绍,目前四川已开设社工专业的有12所高校,每个学校一届毕业生只有几十人,而毕业后去从事社工相关工作的不足30%。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社工专业就是老年社工方向,2016年本科第一届毕业,这届毕业生只有一个班,不到30人。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辅修该专业,但没有学位,只有结业证书。

  如何养老你有哪些建议

  本周,养老成为我们的热议词。如果你对养老有自己的话要说,可以随时参与华西传媒集群的互动。

   读者反馈

   儿女不在身边 可以选择居家养老

  徐先生:我和老伴都是60多岁,居家养老模式在晋阳路某个社区就搞得很好。社区组织人员陪护老人,将看病、煮饭、聊天等融为一体,同时收取一定费用。这样的服务离家不远,很多老人都能接受。中国的传统是靠儿女养老,但现代社会儿女的事情多,这样就和传统养老发生了冲突。老人们大多都不愿迈过这个坎,这时居家养老模式就可以作为过渡,让老人们慢慢适应儿女不在身边,但依然能安度晚年。因此,我觉得居家养老很好。

  朱明玉:建议成立一所专门为老人服务的培训机构,经过培训考证上岗,专门服务空巢老人,老人可支付一定酬劳。如果有这样的专门工作,应该能很快得到老人的认同。

  马先生:我是西昌人,提议修建休老所和托老所。休老所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地方,由社区去主办。老人属于哪个社区就去哪里。里面设置棋牌等娱乐设施,还能吃两顿饭,一个人的花费在10-20元之间。托老所针对上下班或者打工的儿女,没有时间照顾老年人,这些年轻人可以申请把老年人送去托老所,具体托管的时间为8:00-19:30,费用需另外考虑。

  艾女士:我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但我有三个姊妹。以我自身情况为例,我建议我们几姊妹可以在同一小区居住,这样我们几个老年人也就可以相互照顾。同时国家也可以在过户上做出一些相关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