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县成全国首个实现县域城乡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区县

21.08.2014  12:48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实习记者 邹霞) 近日,记者从宜宾市兴文县了解到,今年以来,兴文县城管局围绕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创新推进城镇管理创卫工作,并于今年6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兴文县1215智慧城镇管理惠民工程。

  据了解,1215智慧城镇管理惠民工程以1个县城管理为核心,辐射带动2个景区15个乡镇,建立199个单元网格和23个责任片区,7大类部件,99小类,6大类事件,66小类。按照“低成本、高效益”的思路,构建全县统一的智慧城管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省领先”的兴文智慧城管系统,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并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兴文智慧城管系统在硬件设施方面,今年新增加115个2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可360°旋转,现全县共有150余个摄像头。全县已配备领导通、城管通、处置通、执法通等260余台,环卫定位跟踪器150套,车载GPS等终端设备23台,视屏会商系统1套,前段摄像头智能识别系统20余套,城区高空云台摄像机2套,应急手持终端20套等等。

  在软件设施方面,兴文县智慧城管系统设计为“9 15”系统模式(9大基本子系统,15个扩展子系统)。

   覆盖全面 技术先进 领跑全国

  据兴文县城管局局长张权介绍,1215智慧城管模式为全国第一个区县实现县域、乡镇和景区数字化管理全面覆盖,并成功建设“综合一张图”——二维基础地形图与实景三维影像地图合一。全国第一个区县率先试点建设应用全时空子系统,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县数字城管搭建利用云计算中心平台,西部地区第一个全县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创造性建立“多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综合一张网”即:GOPN专网、电子政务外网、高速光网、3G无线网、互联网、天网、交通智能网等多网合一。在这种1215智慧城管模式下,凡有3G网络的地方均能够实现时间部件数据的立案、查处、督查的智能化传输。

   亲民高效 全民城管

  在1215智慧城管模式中,兴文县城管局开通了12139、96198市民热线受理全县城市管理、城乡环境问题投诉和信息咨询。市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发现任何城市管理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损坏的情况都可随时拨打12139城市综合管理指挥部市民热线,指挥部将在确定情况了解后立即派出人员解决问题。

  据张权介绍,兴文县所有的商铺店主信息、车主信息等已经全部进入智慧城管系统,一旦有市民举报或在视频监控中发现任何违规情况,指挥部将及时调取业主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劝导其立刻改正,如若劝导无效,再安排执法人员现场劝导,这样既省时,也更有效。

  张权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兴文县将发布市民通APP,开通公众微信平台。目前该APP正在研发过程中,发布后,凡是市民用的智能手机,皆可自行安装该APP,安装市民通后,市民即可拍摄现场图片直接上传到城管综合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便会立刻安排调遣人员到现场解决问题。

   成效初见 未来2月内结案率达80%

  据介绍,兴文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治理方式分为5种方式,可选择到城管局学习2小时、扫地2小时、罚款50元、现场劝导2个不文明行为或者电视台曝光等。

  据统计,现已有120人次到城管局学习,累计查究4100余次不文明行为。自去年10月以来,累计检查车辆4600余辆次,查处违规车辆680辆次,检查工地36处。

  张权表示,在未来2个月内,兴文县城市管理案件结案率将至少达到80%。

   创新体制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兴文县城管局副局长胡加强表示,“建成并不意味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保障城市管理效果,兴文县创新管理体制,并建立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城管网书记,下设智慧城镇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

  另外,还设置了两个市场化运作的闭合式机构,即监督巡查大队和指挥中心服务部,明确了总体智慧、监督问责、案件受理、立案派遣、协同工作、分析评价等职责。并配套建立健全了《兴文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指挥手册(试行)》、《兴文县1215智慧城管智慧中心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兴文县城区环境综合执法长效机制考评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各界参与监督检查制度》等九项系列制度,形成“一级监督、一级指挥、二级考评、三级联动”运行模式,助推1215指挥城管实现全天候无缝监管、精准处置,实现科学考核、科学管理、科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