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停办夹层融资引发的舆情风波

28.02.2014  19:16
核心提示:2月24日晚间兴业银行发表公开声明称,春节后要求各分支机构做好存量资产梳理及相关市场调研,并将在此基础上于3月底前出台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在此之前,本行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所停办夹层融资业务规模在本行业务中占比极小,对本行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2月21日接近下班的时候,微博上传出了关于兴业银行、招行、交行暂停房地产业务领域贷款的消息,与之伴随的是媒体开始报道浙江省杭州的房价开始下跌这个消息。一时造成市场风声鹤唳。

  不管是偶然还是必然,两条新闻被迅速的传播开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民生证券、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在周末就此话题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解读兴业银行发文叫停地产结构性融资、地产供应链融资一事。这一态势被媒体称为:为市场中近年罕见。

  连锁反应在24日传递到资本市场,房地产板块大力砸盘, 上实发展、格力地产、运盛实业、中华企业、华夏幸福、金科股份、中南建设、天宸股份、阳光城等多只个股跌停,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金地集团均跌7%以上。受此影响,上证指数跌1.75%,深成指更是创下2013年8月以来的新低。

  周末的新浪微博也因此话题展开了猜测,职业投资人@风雨下黄山-黄生的博:兴业银行率先停止对房地产夹层融资和供应链贷款,交行、农行迅速跟进,这和美国次贷危机时很相似,高盛、摩根等跑得快,跑得慢的贝尔斯登被收购,跑得更慢的雷曼直接破产,中国的银行在面对中国房地产这个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大泡沫破灭之时,也是采取了末路狂奔逃生的行动,谁跑得慢,注定结局最悲惨。

  经济学者@光远看经济:在政策的真空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让房地产市场如惊弓之鸟:经济的减速、价格的高企、货币的收紧以及供需的失衡,让房地产失去了拉升的动力。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可能迎来转折之年:一二线停涨,其余加速下跌的概率极大,在没有任何政策干扰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的最后盛宴很可能就此结束。

  该条政策对中国楼市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新浪财经发起了问卷调查:您认为内地楼市今年是否会崩盘?有2076位网友参与了投票。结果显示:只有928位网友认为不会崩盘,占比44.7%;789位网友认为会,占比38%;359位网友表示看不清不好说,占比17.3%。风向发生了转变。

  是个案但有指标意义

  2月24日晚间兴业银行发表公开声明称,春节后要求各分支机构做好存量资产梳理及相关市场调研,并将在此基础上于3月底前出台新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政策。在此之前,本行暂缓办理部分房地产新增授信业务,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所停办夹层融资业务规模在本行业务中占比极小,对本行经营没有实质性影响。

  根据上述声明可以证实:兴业银行停办的业务没有传说中范围那么大,只限于停办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而且牵扯的银行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多,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连线七银行:慎贷房地产但并未 "停贷"》显示:除兴业银行外,其他银行并未出台新的房地产控制政策。

  不少分析师针对兴业银行的政策指出:银行通过与一些资质较差的开发商办理夹层融资业务,以"假股真债"的形式获得银行授信,存在一定风险,未来针对这类开发商的信贷业务会趋紧,也是银行真正降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必要趋势。总体上,银行对地产风险有上升预期,但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及局部风险,但存在定点试爆的可能性。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则认为:兴业银行停开发贷消息让全社会对楼市都恐慌起来。说几点看法:1、只兴业一家停放对整个行业影响有限;2、如果其他银行没有跟进那说明兴业出了问题,而不是地产业;3、涨得更凶08、10年尚且不见银行以资产价格过高为由停开发贷,所以今天这个理由更站不住,去年也就20~30%涨幅;4、地产业没有系统性风险。

  银行收紧房贷是自主的商业决策行为。安信证券认为:整个2014年尤其是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处于下滑通道,是高风险行业,银行将主动调整与地产相关业务。兴业银行叫停相关房地产融资,被业内普遍视为银行业对地产贷款态度逆转的风向标。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管清友认为:虽是个案,但意义重大。

  银行谨慎保守

  房地产贷款一直被银行看做优质资产,但是在经济下行、资产价格泡沫过大、货币政策紧平衡的环境下,风险急剧上升,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理解发生变化是正常的。根据中金公司数据,2013年银行业新增房地产夹层融资规模约为1000-2000亿,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1%-2%,即便银行业停办该业务,总体影响都并不大。

  对此机构、分析师的看法有分歧。瑞银证券在25日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目前流动性状况偏紧,部分银行收紧地产融资可能会对商品住宅需求造成持续负面影响,对成交量造成向下的压力,从而使行业面临销售额增速放缓的风险。

  美银美林则将此解读为银行业的态度正在微妙的转变,其在报告中分析:兴业银行的决定可能体现它对房地产市场前景判断的变化,但是我们注意到,兴业银行是以在创新金融上的激进立场闻名的。现在可能是到了银行变得有些保守的时候了。

  不过,在国泰君安银行分析师邱冠华看来,房地产贷款是该放的还是会放,该停还是会停,对一二线城市和大型开发商业务将会继续进行。

  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表示:目前部分银行的个别动作还不能说明全局性问题。房企都在密切关注即将召开的两会,会上关于资金流动性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表态,将真正为今年楼市格局定调。

  房地产预期不会逆转?

  近期一篇《房价已经崩盘的5点证据》的文章点击率创新高,走红网络。随后杭州楼盘降价和兴业银行停贷事件好像佐证了文章的说法,导致房地产市场悲观论调日益弥漫。

  对于杭州楼盘的降价,海通证券研究地产组表示:根据调研情况看,杭州确有两个郊区项目尾盘降价(即德信·北海公园和天鸿·香榭里),降幅约20%,暂时尚未出现各大开发商大幅降价现象。并预测房地产行业直接进入断崖式下跌概率小。

  海通证券地产组认为:今年房地产整体风险需引起足够警惕,但不宜过度解读风险,一线地产商风险不大,这些企业在今年1月份已有大量融资,且部分企业拥有海外融资渠道。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将迎来并购潮,但这属于正常调整。目前,北上广库存消化量集中在郊区,上海和北京郊区新盘和二手房价格比较合理,价格水平约为2万/平米,这个价位的楼盘有刚需支撑,无需过分担心,也不太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价格波动。

  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23日更是连发5条微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至少要看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的表态之后再评论吧。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投资占主导地位的拉动,也不会在短期内忽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城镇居民也不会放弃居住条件改善的欲望和权利。不可否认有城市间的差别,但不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不过来自美银美林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观点:虽然房地产行业在住房销售、住房价格和房地产固定投资增长方面不会出现硬着陆,部分城市房价涨势放缓甚至下跌可能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和金融市场上造成波动,但对于中国而言住房价格单向上涨的态势可能会更加不利。而且由于城市化和人口迁移产生赢家和输家,各城市之间住房价格呈现出的多样化态势将会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