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

25.08.2015  09:56
今年暑期,共青团宜宾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更多关爱、更好未来——欢乐暑期,快乐成长”留守学生(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共招募1000多名志愿者、设立150多个关爱服务点,为近10000名留守儿童送去形式多样的关爱。据了解,这是今年全省最大规模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截至2014年底,全国妇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万,相当于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其中独居留守儿童达205万。 正因为如此,每年寒暑假,各地都会举办大量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然而,一首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折射出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爷爷说不通,心里闷得慌”。显然,除开物质层面的关注和帮扶,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更需要关注。 目前,留守儿童大多由同样留守的老人监护。但因老人自身精力、财力、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隔代教育”困难重重。成长引导教育和心理疏导的缺乏,使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内向,对别人不信任。 在传统的物质关爱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留守儿童群体根本需求的情况下,培育和孵化专业的社会组织、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和救助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目前,共青团宜宾市委的尝试令人期待:该市有意识地培养专业性留守儿童社会组织,在定点区县,将志愿者招募、教学、上门入户慰问等工作委托给义工组织,团市委再对帮扶成果进行验收——只有培育社会团体力量“常驻”,让留守儿童的关爱长期化、持续化,才能真正做到“走心”帮扶。 除此之外,在帮扶制度上,应做出更多人性化考量。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务工,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才能真正为留守儿童“解困”。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