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火的小关庙社区食堂 老人们咋不爱来了?

26.11.2013  01:5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王玥 实习生 刘洋伶)今日,记者接到市民热线反映,去年6月小关庙社区为了照顾社区内老年人的生活,开张了社区食堂,最初生意红红火火,老人们可以在食堂吃点菜、打快餐,还可以预定盒饭上门,而如今来餐厅吃饭的人少了,为维持下去,食堂的师傅只好带着做好的盒饭去街边贩卖。社区书记焦燕琦说:“因为每天不能确定能来多少老人吃饭,若是像原来那样敞开做饭就会浪费很多,现在老人们提前预定一样可以来吃饭,只是现在预定盒饭送上门的老人占多数。

现状1

从排队吃饭到偶尔才光顾

今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小关庙后街的社区食堂。一位工作人员正推着电动车往外走,车后面拉着一筐饭菜和空饭盒。推车的是食堂的厨师叶德发,他正准备给订餐的老人送饭,再把饭菜送给附近公司订餐的员工或去太升路售卖。

食堂里并不宽敞,摆放着两张桌子、约10个板凳,桌上放着4个盛着菜的饭盒,墙上挂着“小关庙社区民情餐厅”和“回音栏”的牌子。焦燕琦说,这个食堂是以前社区的车棚改造的,“社区内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0多位,于是根据社区居民的意见,建个社区食堂让空巢老人有地方吃饭。

过了一会,几个大爷大妈来到食堂,有的装好饭菜端回家,有的直接坐在食堂吃了。家住附近小区的李大爷回忆说,食堂刚开张的时候他经常过来吃饭,“那时候每天供应中、晚两餐,菜品有蒸有炖多达10几种,来吃饭的人很多,而现在基本只看到食堂推着盒饭去送,食堂里点菜的菜单都没有了,很少再有人过来吃饭了。

记得以前有一次来的时候,人多得屋子里都没位置,都要站到门外吃饭。”正在就餐的大爷大妈说他们如今也不会天天来这里吃饭,因为想换换口味所以隔几天才来一次。

现状2

不知来多少人做多了浪费

我也希望每天开饭的时候食堂摆满一排饭菜,让老人随便选,但是有时候就来不了那么多的老人,饭菜剩下就浪费了。”焦燕琦说。根据社区食堂的补贴,每位前来用餐的老人可以每餐补贴2元,如果打一荤两素的菜就是共计8元钱。

现在很多老人是订餐后我们送上门的,如果有老人想来吃点菜,可以提前给我说,中午会让厨师做好。”焦燕琦说,现在不再主张随时都有点菜的原因,是因为食堂的厨师叶德发和他的爱人,都是是义务来做饭的,还要兼顾上门送饭的工作,体力上吃不消。

说到叶师傅要每天拉着饭菜去售卖,焦燕琦说:“食堂周围的顾客群体很少,老人们又不固定地来用餐,如果只靠老人过来吃饭根本维持不下去,所以只能靠给周边兼顾送餐来平衡收支。

■请你支招

提前预约+增加补贴

建立社区食堂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现在维持运营都有些困难,焦燕琦很希望能有一些措施改善这种状况。

正在吃饭的马大爷建议说:“今后如果有老人想来吃午饭,那么就在上午10点时向食堂预约一下,食堂就知道中午大概有多少老人来吃饭,不会再浪费了。”而李大爷希望:“如果能再多申请些政府补贴就更好了,把饭菜价格再降低一些,老人们觉得实惠,自然会经常来吃。

如果各位读者朋友对社区食堂的发展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拨打全媒体中心新闻热86757777,感谢您的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