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改革成果 创幸福高新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2013年,成都高新区将民生工作摆在首位,与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在推进“三次创业”的进程中投入百亿改善民生。成都高新区先后共实施省市民生工程项目105个、区级民生工程项目62个。截至11月底,成都高新区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已达96.9亿元。
新的一年,在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的进程中,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持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在“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辖区居民率先享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
交通先行建设改造“三纵三横”
交通先行是成都“五大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成都高新区首要的民生工程。2013年,以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召开为契机,成都高新区抓紧开展包括剑南大道、天府大道、中和“三纵三横”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改造工作。
2013年6月1日,成都“三纵一横”的三纵之一元华路正式竣工通车;2013年9月,“三纵一横”中的关键位置之一的桂溪立交桥梁工程路段正式开工,预计于2014年4月30日正式通车。此外,高新区机场高速路辅道整治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也在紧张跟进,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天府新城的市政路网建设。
明年9月,市民驾车行经桂溪立交将更加顺畅便捷。目前正在紧张施工的桂溪立交桥梁工程路段全长1709米,位于成都市三环路与红星路南延线交叉的既有桂溪分离式立交处。工程在既有桂溪跨线桥(红星路上跨三环路分离式立交)的基础上,增设了四条定向匝道。
教育配套中法国际小学紧张建设
作为中法之间第一对国际友城,成都和法国蒙彼利埃市合作的首个国际小学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2012年,法国蒙彼利埃市副市长佩拉·达楠赴蓉考察,她表示蒙彼利埃市正在筹建“成都小学”,希望能在成都建一所跟蒙彼利埃市的“成都学校”建筑风格一致的姐妹学校“蒙彼利埃小学”,以互建小学的形式巩固友城关系,深化双方的交流合作。
目前,蒙彼利埃小学项目已投入施工建设,预计2014年9月建成。学校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设计班额36班,每班45人,学生总人数1620人。教职工人按每班三位教师计算,教职工人数为108人。建成后的蒙彼利埃小学将对优化高新区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天府新城投资环境,对吸引世界顶级企业落户成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推进三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进程中,成都高新区将着力推动形成全阶段教育体系,加大名优品牌学校内培外引力度,推动辖区内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阶段教育体系。
帮扶就业全年投入资金3000万元
成都高新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建立多层次帮扶体系,民生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出台了《关于提升就业质量和鼓励创业的办法》,实施新一轮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据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办就业所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办以社区为单位组建了“临退人员便民服务队”,是专门为即将退休的“47、57”人员服务,针对他们开展特殊的“就业帮扶”援助。目前,桂溪根据各社区的实际,让他们从事如院落服务、院落治安、公建维修等临时性事务,通过有偿劳动按次付费取得补贴。
2013年,高新区为促进辖区百姓就业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抓低端、建立多层次的“双困”人员就业援助体系,累计开展托底援助549人,“双困”人员就业率达99.2%;抓高端、建立全覆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3%,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2%;带中间、建立立体式就业质量提升政策促进体系;促创业、建立“一平台四支撑”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创业促进平台,强化小额贷款资金、政策、项目和服务支撑。
下沉便民家庭医生缓解“看病难”
“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的社区就能买社保。”市民张先生的感慨道出了很多高新区群众的心声,政府通过下沉业务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各项办事需求。据悉,现设立的17个经办服务点覆盖高新区所有街道,将涉及社保公共服务项目的73项业务下沉60项,全区基层社保办理业务量约占整个社保经办工作总量40%;大力推行社保网上经办,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
此外,为有效缓解区内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覆盖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人人建立健康档案,户户拥有家庭医生”的目标。
截至2013年10月底,成都高新区家庭医生已签约30070户家庭 ,共 计 64742 人 ,签 约率16.18%。区内的六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创建为“四川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桂溪、芳草、中和、合作4家中心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救助帮扶困难群众
据介绍,在推进三次创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进程中,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发展托底政策,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
肖家河街道积极引进“爱有戏”和“晚霞”两个社会组织,开展“义仓”、“义集”和孤寡、困难老人帮扶服务,并培育了“肖家河邻里互助中心”、“肖家河邻里文化站”和“肖家河养老助残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
此外,将户籍在本辖区且居住在本辖区自愿接受服务的90岁以上老人纳入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范畴。
截至11月,高新区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50多场,志愿者深入各街道院落、工地、社区广场、车站路口,提供义诊、义务理发、免费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
其中,由成都高新区志工委、党群工作局主办,成都高新区志愿者协会、各街道承办的2013“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项目,以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组织了上万名志愿者,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周定期为辖区居民群众服务。
成都高新区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出台系列救助政策;率先在西部地区实施了事前医疗救助,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制度;优化和完善社会救助申请、审批流程,将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标准提高约20%;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2012年至2013年,共为辖区各类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帮扶6.2万人次,救助资金达2577.9万元。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琴 照片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