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管理人员是四川人

01.04.2015  16:13

  

  娶回越南妻子的路广寒一家人。

  

  经过在越南13年积累,成都人蒋映2010年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鞋厂。通过来料加工,他的厂每年营业额在800万——1000万人民币之间。

  四川机遇·使馆点金

  实力,是分羹前提

  川籍饲料生产企业抱团抢占越南市场受到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关注。该使馆经济参赞商务处一名参赞秘书在肯定川籍企业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观察。他还提醒四川饲料生产企业,越南饲料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在站稳越南脚跟之余,要早日把企业在东盟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上日程。这名参赞秘书在越南已经待了两年,他的感受是,越南经济不够发达,但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对中国的乃至世界的产品优势摸索得很清楚,货比三家才会买。因此,质量安全丝毫不能放松。此外,出生于四川青白江的这名参赞秘书不无遗憾地说,越南的基础建设领域市场潜力巨大,比如山东路桥以及广东、广西的路桥建设单位都曾拿下越南工程,但四川在这块仍有待发力,“前提是,企业得有实力,要不在招投标时就没法闯过。”参赞秘书说,“有的企业靠桌子下使小动作说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归根到底来说,不管是饲料生产还是四川的其他企业,要想在越南市场站稳,就要拿出响当当的东西来,真干得好,人家甚至会请你来。”这名参赞秘书感慨道。

  转战

  他们都曾在广州、深圳等地鞋厂积累了丰富经验,再转战越南,20万左右的年薪,比在国内时高了一倍。

  创业

  在鞋厂上班的川籍员工数量庞大,除此之外,以鞋厂为跳板,另起炉灶创业的四川人也不少。3月3日,越南当地时间22点整,广州飞胡志明市的航班CZ367准点降落胡志明市机场。飞机正在滑行,张其明从夹克外套的侧包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四角,取出一张SIM卡,熟练地将iPhone6里的卡与之对换。张其明这天的行程,从早上8点开始,始发站是老家四川南充。他脚步很快,出机舱后一直走在人群的最前面,率先通过越南海关边检,第一时间拿到被托运的行李。这是张其明在越南的第八个年头,一切轻车熟路。

  年薪20万收入比广州多出一倍从胡志明市机场出来,张其明和同行的老乡坐上接机的商务车继续赶路,一个小时后,抵达目的地平阳省。八年前,张其明春节后返工的目的地是广州,如今路程多了一倍。然而对他来说,优于过去的薪酬待遇,是值得用更远的路程来换的。“现在一年收入接近20万人民币吧,”张其明如今是越南最大运动鞋代工厂的生产部经理,据他了解,与在广州就职同等职务的人相比,他的年收入能多出近一倍。1990年起,张其明开始在广州某鞋厂上班,8年前被聘到该厂在平阳省的分厂。3日和他一起从四川抵达这里的几个老乡,和他一样都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大家都是从广州、深圳,或者东莞过来的,在不同的厂当部门经理。”仅以张其明所在的公司为例,像他这样的管理人员有60多个人,其中40多个来自四川。张其明的妻子和他一起到了越南,是相邻的另外一个鞋厂的骨干人员,和张其明有相似的薪酬待遇:近20万的年薪,包食宿,一年三次回国探亲假,一次两周时间,公司解决往返机票。

  川人创业150人工厂年销千万像张其明这样在鞋厂上班的川籍员工数量庞大,除此之外,以鞋厂为跳板,另起炉灶创业的四川人也不少。3月5日元宵节,张其明等四川老乡又聚在了一起,成都人蒋映也在其中。1997年蒋映跟随原公司到了越南,积累起各方资源后,2010年他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鞋底生产厂。现在蒋映的鞋底厂有150左右固定员工,预计这个3月底会增加到200人,而在订单饱和的高峰期,厂里的工人会有250人左右。通过从事来料加工,全厂每年的营业额在800万——1000万人民币之间。谈及在这里开办工厂,蒋映很实在的体会是,“市场还很大”。蒋映觉得,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使得服装、制鞋和家具等制造业在这里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越南当地媒体的报道,纺织业是越南四大吸引外商投资的行业之一,“仍为越南最大的出口产品,累计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分别为130万和200多万。”“目前最大的限制是原材料采购周期长,

  全部从国外进口。”与此同时,蒋映认为,最早到越南投资的大量日韩企业和台资企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对后来者是更大的挑战。以平阳省为例,这里一直是越南吸引外资的大省,“过去到这里投资兴业比较容易,但近几年越来越难,当地政策门槛越来越高。”南充人陈亮是当地一家鞋厂的执行协理,他说,现在越南对国外务工人员的要求更严,“专业职称有要求,学历也有要求。

  新的挑战缺少产业链配套

  变化并没有影响外界对越南市场的探索,依然有很多人找到蒋映,请他提供意见,或是直接到越南考察商机。“越南的人力成本约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二分之一,同时,厂房租金方面也只相当于国内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分析优势的同时,蒋映也提示风险:“一方面制造业需要有产业集群的效应,有配套的完整产业链,这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是比较欠缺的;另一方面,政局不稳、罢工等事件也会带来极大困扰。”据越南胡志明市中国商会会长缪仁赖介绍,越媒曾统计出2015年越南四大吸引外商投资的行业,包括电子产业、信息和通信技术、纺织业和医疗设备。此外,根据越媒报道,目前中国在越南有1082个项目,注册总额为79.4亿美元,为在越投资的101个国家及地区的第9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越南的平均投资额约734万美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是较低的。

  他乡的浪漫

  扎根项目现场娶回越南新娘

  如果不是从海岸延伸到海里的数百米卸煤码头,越南茶荣省沿海县民成乡木乌村的临海一带,跟越南西南地区其他靠海区域没有什么不同。作为越南最大的燃煤火电工程,从四川远道而来的多家建设单位,和数以千计的川籍员工,在这里洒下汗水。2010年,东电与越南电力集团签署一份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即越南沿海燃煤火电中心一期项目,紧跟着开始动工。东电作为EPC总承包方,负责一期项目设计、装配及建设。四川电力建设三公司作为分包单位,与东电签订了主厂区施工、安装合同。因此,一批四川人来到了这里,郝晓明和毛龙是其中两个。“第一次到现场,这里只有一片沙丘,看不到人,也没有路,离最近的镇有一个多小时车程。”这里地处湄公河两条支流入海口之间的三角洲,越南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动工的第一步要靠自己去接通水电。2015年春节,项目现场600多个工人留守过年,团圆饭还没吃完,调试运行的机组发生状况,后来全部工作人员都在车间跨的年。这些经历,让郝晓明想起了当初毕业时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就是想到越南来锻炼,”他曾对此充满期待,不过亲身体验一番后,他笑称现在更担心找不到对象。毛龙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因为去年轮休回四川时,他赶紧和女朋友把结婚证领了。他们分享了同事路广寒在异国他乡的浪漫故事,“在项目现场结识当翻译的越南姑娘,娶回了国,现在已经生了两个孩子。

  记者手记

  “东鞋西移”大餐由川人加“

  在平阳省,张其明和其他四川老乡的生活,绝对可以用“令人羡艳”来形容。公司包吃住,照顾口味提供中餐;包回国往返机票,体贴到送拢离家最近的机场……他毫不避讳向记者表达,这样的待遇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获得。为什么落在张其明等人身上?因为在珠三角地区“镀过金”。制鞋业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属性,注定其区位转移无法停止。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代工的运动鞋生产巨头近年来在越南的生产线逐年上升。现在越南有超过400家制鞋企业。相对低廉的成本背后,却有技术人员匮乏、生产配套不足等严峻考验。近日越南关于就业的一项报道显示,如今的越南纺织服装以及鞋业对于未经过培训的员工需求下滑了20%,更需要的是熟练技能工人,特别是管理人才和设计师。曾在东部沿海制鞋业打拼多年的张其明等人带着技术和头脑而来,就像撒在“东鞋西移”饕餮大餐里的“”,激活产业“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