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城区将形成1公里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圈

04.11.2016  15:36
2020年成都城区将形成1公里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圈 - 广播电视台
来源: e.chengdu.cn

  制图 冯成

  昨日,成都,西博会成都展区,“成都造”沃尔沃S60L智能E驱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这里展出。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成都市突出发展的主导产业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造车之城

  ■以纯电动为主要战略取向,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

  ■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

  用车之都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

  ■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

  11月2日,在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根据协议,联盟将依托成都在市场、政策、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优势,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成都市实现绿色发展。

  这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众多举措之一。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已经成型,根据规划,成都将打造新能源汽车“造车之城”、“用车之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公里智能充电圈,其他区(市)县城区1.5公里智能充电圈,全域成都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

  未来,成都将如何做?构建生产制造、市场应用、配套设施、管理服务4大产业支撑体系是关键。

  1 如何生产制造?

  纯电动车是战略方向

  整车+零部件+充电装备

  今年3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投资环境说明会上,中植新能源汽车表示,将投资1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在成都经开区建设全球总部基地;

  9月22日,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在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年计划生产整车10万台,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

  成都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目前,成都拥有沃尔沃成都公司、重汽王牌公司、成都客车公司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巴莫科技公司、联腾动力公司、成都凯迈科技公司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产品包括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特种车(物流车、环卫车)和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量3006辆,规上新能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为18亿元。

  未来,成都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有哪些策略?

  根据规划,成都将以纯电动为主要战略取向,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整车制造为重点,带动关键零部件突破,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高水平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布局,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发展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简阳市为重点发展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聚集,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

  2 怎么推广应用?

  加快新能源车销售租赁企业发展

  构建“广领域、多模式”体系

  9月22日,随着成都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市民又增添了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出门到就近的网点刷卡取车,到了目的地还车刷卡……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这个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悄然兴起的新兴出行模式,在成都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特别提到了构建“广领域、多模式”的推广应用体系。

  成都将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资源,加快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私人领域推广“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政府在车辆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探索公交客车领域有条件分期付款等模式。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物流配送领域“首付+分期付款+一站式服务”模式、物流车以租代售等模式。

  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使消费者买得起、用得方便。

  3 配套设施如何建?

  鼓励居民住宅区配建充电设施

  买车送桩、以桩带车、众筹建桩

  拿起像油枪一样的充电插头,插在车头的插座上,手机客户端不仅可远程监控充电量,还能扫描付费,并且在半小时内,一辆小型电动车就可完成80%的充电……

  这样的场景,在成都正越来越普遍。“预计将在成都投资达5亿元,建成3万个新能源充电终端。”青岛特来电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量身定制充电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特来电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致力于打造智能“五公里充电圈”,让充电更加简单、安全、可靠。

  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成都鼓励国家电网、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在示范小区与单位、示范区域与示范区(市)县大力新建和配建充电设施,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试点示范,探索先进充电技术、运营方式,逐步扩展到周边区域。

  围绕市场推广应用体系,成都将按照“适度超前、桩站先行、车桩相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区域,逐步向二、三圈层延伸。目前,特来电已与环球中心、新会展中心、中粮大悦城等18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先期将在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武侯区推广,首选人口密集的公共停车区域布局,再实现成都各区(市)县全覆盖。

  成都还将进一步规范公共停车场建立充电设施停车位的比例,鼓励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将充电设施建设与汽车销售结合,采取买车送桩、以桩带车、众筹建桩等模式。

  4 怎么监管服务?

  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和综合运用

  将实时监测车辆、充电站、电池

  在2015-2020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以整车发展带动动力电池、电控及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发展,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监管和服务,成都将构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强监管与服务。”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多方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统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条块分割、衔接不畅等问题。

  同时,成都还将支持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贷款、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等配套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充电和储能功能的充电桩网络,大力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和综合运用,实现对线上所有车辆、充电站(桩)、电池等的实时监测,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来成都

  100辆宝马加入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我们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城市共享交通平台,让出行方式改变,从人人有车逐步转变为人人有车用。”11月2日,环球车享与宝马(中国)签署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战略合作意向书,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宇表示,宝马将交付100辆纯电动BMW i3升级版,用于环球车享旗下品牌EVCARD在成都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服务。

  今年9月22日成都市正式加入电动汽车友好城市。以分时共享、绿色出行为主要标志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正式登陆成都。这是西南地区城市首次引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未来“成都造”或将服务成都及周边地区。

  曹光宇博士说:“环球车享倡导共享经济模式,开拓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成都推广绿色出行服务;同时,结合车联网创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的发展,为成都社会和用户提供更多绿色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EVCARD通过互联网实时运用平台管理车辆的租赁情况,对不同区域车辆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进行综合调配。整个租赁过程,包括查询、预订、取车、还车以及支付,都可轻松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点开“EVCARD”APP,注册认证成为会员。分布在成都各区县的租借点尽收眼底,目前网点已经达到120个,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未来三到五年,10000辆运营车辆将穿行在天府大地。

  通过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创新,成都将提升本地旅游配套设施,未来将对接上海,吸引更多长三角用户自驾游,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曹光宇表示:“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引入西南部地区城市,多方位推进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相关城市配套,也是环球车享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促进共享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成都

  特锐德集团5年建成

  8万个充电终端

  日前,成都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集团位于西南航空港的新项目——特锐德集团川开电气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该项目总投资超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12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5倍,达到70亿元。

  在此之前,因为看好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公司计划5年内总投资12亿元,建成约8万个充电终端。截至今年10月,已建成投运115个站点、1366个终端。同时已在各大商场、部分学校、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布局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

  作为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和运营者,特来电颠覆了传统充电桩、充电站的技术体系及建设模式,首创了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以“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的技术特点引领世界充电技术的发展,共获得210余项专利。特来电利用汽车群充电系统的先进技术体系和云平台系统来搭建当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管理平台;同时,联合知名车企在成都打造独具特色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国际体验中心,并致力于打造制造业+互联网创新的运营模式,打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间的重要平台。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摄影记者 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