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需要“授人以渔”

02.09.2014  13:37

  勇于奉献爱心,是做公益的前提。而如何让公益活动赢得社会大众的更多支持,既需要不断创新公益活动的风格,打造公益活动的特点和品牌,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公益的初衷——在不伤害帮扶对象的前提下,努力将公益做到最好,将爱心传递。

  8月17日,南江县两个民间爱心团队为帮扶对象搭建鸡舍,并通过表演节目等方式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带去希望和快乐。此次公益活动,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爱心团队在为其捐款后,更为其以后的生活做了打算——在请专业人士调研后,决定为帮扶对象搭建鸡舍。不仅如此,鸡舍建成后,在养殖过程中还将提供技术指导;在鸡养大后,还将为其主动联系销路。

  这是一种授人以鱼后,再授人以渔的公益方式。这不是普通公益(捐钱捐物)般的“速决站”,而是一场需要坚持到底,才能真正帮到人的“持久战”。这需要爱心团队的坚持,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进来。

  每个城市都会有公益组织存在:有官方的,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聚沙成塔的力量,会让其在公益事业的路上走得更远。

  公益,是在个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然,爱心人士为了让帮扶对象得到更多的帮助,会通过拍照片、拍视频,然后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无论是在网上发视频,还是在论坛上发帖子,或是个人发微博、发说说,都需要时刻遵守不伤害帮扶对象的原则。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需要“拒绝冷漠、献出爱心。”也需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的融洽氛围,更需要在不伤害帮扶对象的前提下,将公益做到最好,将爱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