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公报》:怎样看待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15.02.2014  12:53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更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称《公报》)也成为全省上下关注的热点,引发广泛热议。如何理解《公报》的精髓和背后投射的巨大意义,以及可能释放的改革红利?

  《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怎样看待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接受采访时,对此进行解读。

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

  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记者: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很重要?

  王小刚:从《公报》篇幅看,在10多项改革重点中,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就占了6项,着墨很重。包括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

  为什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其实是由我们的省情决定的。四川与全国差距最大的还是经济发展,不仅在规模,更在质量上。《公报》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时,还摆出了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要改革。

  所以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中央提出的改革重点,对于四川来说,这样的改革更加迫切、更加需要。当前,四川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想奋力推进“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根本出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然是重中之重。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记者: 您认为《公报》中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亮点是什么?

  王小刚:个人认为,把改革开放与发展充分结合是一大亮点。在我省,要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结合,这是全国发展的要求,更是四川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在缩小,而且经济发展增速的差距也在缩小。沿海地区转型升级已经初具成效。这个时候,如何寻找更强动力?既让四川进一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经济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又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转型升级。

  面对双重压力,只有靠更强有力的改革来推动,这样才能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其他改革的重要牵引。

  比如我们提出“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等内容,这就是因为四川的发展实际决定我们仍然要以投资为主要动力。体制机制的改革就必须为保证投资总量的扩大、结构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来创造条件。

  说好“普通话”,讲好“四川话

  记者:很多与会者认为,《公报》提出,我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以及需要处理好的6个问题,很有操作性。

  王小刚:对,很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公报》就是在中央的顶层设计之下,结合四川实际,做出来的四川省的顶层设计,是一次贯彻中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

  从《公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6个子项来分析,其中就全面考虑了四川当前发展的基础和实际。

  说改革基础。“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这一点就是因为我省在城乡统筹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都还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立足实际。《公报》提出要“推广扩权强县改革试点经验,支持市(州)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为什么?这是因为四川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东部沿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几年,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但是不少行政体制仍然需要调整。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记者: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王小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要认清我省现状与特点。

  首先,我省位处西部,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程度与沿海地区相比要低一些。其次,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之后,大量灾后重建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让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更有经验。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向市场主导资源配置转变,减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我省而言,就是个大课题,挑战也很大。

  《公报》对此也有定论。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就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性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要发挥作用并不是直接干预,而是要用“有形的手来”引导“无形的手”发挥作用,进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