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开典型案例来保护群众反腐败热情

11.07.2015  13:33

相信反“四风”一键通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全国各地会涌现出一批反腐败积极分子。对这样的反腐优质资源要充分盘活,要让反腐斗争中的积极分子成为“反腐民兵”,进而培养出一批“反腐尖兵”。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9日晚通报了131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这些典型案例来自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涉及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公车私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违规大办婚宴升学宴乔迁酒席、乱收费、故意刁难群众等。今后,中纪委网站将每月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地纠正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过去两年多,中纪委网站每逢“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点都会开辟专栏,连续曝光各地违纪典型案例。在反腐高压态势下,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不良风气往往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树未倒、根还在。为了防止反弹,并展示坚持不懈的反“四风”决心,今年6月,中纪委在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上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同时还在网站开通监督举报曝光专区。

中纪委打破重大节假日曝光“四风”问题的惯例,通过在手机客户端和互联网站开通举报窗口等方式,实现了反“四风”常态化。近日中纪委通报的131起案例,正是反“四风”常态化的首批“战果”。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涉及的往往是基层组织干部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也就是“苍蝇”级的腐败分子。中纪委为何要动用巨大精力和人力物力,对“苍蝇”实施常态化打击?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苍蝇”看似不起眼,但腐败起来危害可不小。首先是小贪巨腐问题,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北戴河的副处级干部马超群,其家中藏有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除了小贪巨腐,那些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公车私用的人,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苍蝇”。这些人就在群众身边,他们牟取的私利都是从百姓手里、口中抢走的,“四风”问题对整个社会而言是癣疥之疾,但带给百姓的却是切肤之痛。而且,“四风”问题长期存在,必将侵蚀干群关系,动摇政权基础,对其实施常态化打击是十分必要的。

中纪委每月将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四风”问题,放置在中纪委网站上统一公布,这必将壮大有关反腐工作的舆论声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反腐战果势必让更多公众认识、了解并开始使用中纪委的反腐利器——反“四风”一键通。此次中纪委选择手机、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开展反“四风”常态化工作,其实质是依靠群众开展反腐败工作。

反腐败走群众路线,要走就要走彻底。对于很可能越来越密集的群众举报,纪检部门应当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此保护公众反“四风”、反腐败的热情。相信反“四风”一键通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全国各地会涌现出一批反腐败抓得准、抓得狠的积极分子。对这样的反腐优质资源要充分盘活,要让反腐斗争中的积极分子成为“反腐民兵”,进而培养出一批“反腐尖兵”。

健康的政治生态是政权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关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命运兴衰。群众身边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的基石,也是我国政治生态的土壤,土壤如果被污染了,生态何谈健康?要把“土壤”清理干净,让反腐败获得全胜,就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相信中纪委的反“四风”一键通会捕获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更相信中纪委未来会推出更多供百姓使用的反腐利器,把反腐的群众路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