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官员谈上海民警配枪:国外通行做法

22.04.2014  11:41

  《新闻1+1》2014年4月21日完成台本

  ——民警佩枪,大家准备好了吗?

  (节目导视)

  解说:

  开箱、检验、登记、佩戴, 上海民警开始佩枪执勤。

  民警:

  (犯罪分子)影响到公共安全,和市民的生命,我们公安民警就会直接予以开枪直接制止。

  解说:

  强化培训心理评估,民警佩枪需要一路过关。

  民警:

  既有这个压力也有动力吧,这个是个双刃剑。

  民警:

  应对危机,威慑罪犯,民警佩枪,民众又怎么看?

  市民:

  佩枪给人的感觉就是安全一点,还是为老百姓着想。

  市民:

  我怕他(警察)一急了,不按规定到时拿出枪来,那可能真出事了。

  《新闻1+1》今日关注,民警配枪,我们准备好了吗?

  评论员 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一提到警察佩枪,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美国警察佩枪,按理说警察佩枪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一把就想到美国去了,不信看电影《不见不散》里头就有这么一段对话。

  电影《不见不散

  葛优:

  蒙市警察局管辖的地区住的基本都是华人,又多一半不说英语这你也知道,警察又不会说中文,所以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造成误会,有几次因为语言不通,警察让他站住他还往前走,差点把你崩了。

  评论员:

  你看,当成一个新鲜事,还加到电影的桥段里头,其实再次强调,警察佩枪应该是受法律保障,而且似乎是天经地义。最近上海警察佩枪开始进行巡逻,一下子媒体在广泛关注,咱们一起看一看。

  解说:

  今天在上海市长宁公安分局江苏路派出所民警的工作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但如果仔细变化,他们巡逻之前的准备,就会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开箱、验枪、登记、佩戴,早上10点江苏路派出所民警陈健和张令和(音)佩戴上了统一的警用手枪,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执勤任务。

  今天两位民警走在路上,他们的右手会始终放在佩枪上,这也是上海警方佩枪巡逻的规定。手部必须始终不离枪械,而佩枪巡逻之后,不仅巡逻规定有了变化,更大的是民警心理上的改变。

  长宁分局江苏路派出所副所长 陈健:

  这个是双刃剑,一方面是觉得责任感重了,那么动力就觉得通过武器的佩戴,我觉得在处置一些原来可能比较棘手的一些街面的突发性暴力事件之后,我们在行动上有了更强的保障力。

  解说:

  今天上海警方的佩枪的巡逻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从昨天开始,上海的一千余名民警就分批开始在街头实行两两搭档的佩枪巡逻。

  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治安巡逻管理处处长 芮明华:

  这样以后以后,上海市公安机关将会形成全时空、全方位的武装巡逻。

  解说:

  警方佩枪巡逻,是为了更有效的保障的公众的安全。上海警方规定,一旦出现危害市民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协枪民警必须在三至五分钟内,达到现场,然而这样的真枪实弹,也有市民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市民:

  像民警给老百姓感觉本是就一种安全,但佩戴着枪感觉不是很安全。

  解说:

  事实上对于民众的担心,上海警方也做了周密的考虑,这一次进行佩枪的民警,都经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准备工作,不仅有持枪技能素质的培训考核,甚至还有民警心理的评估。对于基层民警而言,改变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对于市民而言,按照是大家的必须。

  市民:

  肯定是安全一点,到什么地方去,就好像胆子大了,不怕了。

  市民2:

  现在社会进步了,应该给警察武装起来,给老百姓一种安全感。

  评论员:

  过去巡逻上街身上是六件套,分别是对讲机、催泪瓦斯、手铐、手电筒、经困还有应急包。现在,起码上海巡警上街的时候,又多了两东西,佩枪和弹夹套。对这样的这种佩枪巡逻,网上的调查,百姓的意见,网友的意见又是什么样?我们来看一下。

  你认为警察佩枪是否会对社会治安起到更正面的作用?认为会,占到了74.91%,达到四分之三的比例;不会,7.79%,其实最有趣的是有待观察,达到了17.3%。他们想要观察什么呢?观察完了是向会方面转变还是向不会转变呢?这就需要在实践当中解决很多人的疑惑。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嘉宾,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闫正斌闫局长您好。

  闫正斌:

  你好。

  评论员: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马上就会想,为什么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这次开始警察佩枪巡逻了,是不是3月1日昆明的暴恐事件有关?

  闫正斌:

  应该这么讲,实行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区,特别是治安复杂的区域和重点的部位,实行这种武装巡逻的常态化,是近期公安部我们做出一项重要部署。那么它的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我们更加健全、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证能够快速有效的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所必须采取的一项措施。那么这也是我们国安部、全国国家机关落实中央政法会议精神,推进法制中国,平安中国建设很重要的举措。

  这种做法,在国外也是一种通行的做法。我们很多出国的人,可能都会了解到,无论是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那么警察佩枪巡逻,执法执勤是一个通行的做法。我们根据维护治安工作的需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实时的进行进一步加强完善、调整,我认为这是我们执法保证公共安全所必须采取的一项措施。

  评论员:

  那很多人关心,上海是第一个吗,还是之前已经有了,但是因为这回上海城市比较大,关注度比较高。

  闫正斌:

  应该讲上海采取的这项措施,是落实公安部的部署要求结合上海实际采取的一项具体举措。对于佩枪巡逻,人民警察佩枪执法执勤,实际上过去我们一直也是这么做的。比如说我们在抓捕逃犯,设卡堵截,包括我们在一起治安复杂的区域,包括我们在一些夜间,过去组织巡逻的时候,也都是佩枪。我在2000年的时候,是在兰州市公安局挂职,在兰州市城管分局,我作为一个分局的副局长也是佩了枪的。

  评论员:

  大家马上关心这样的问题了,现在我看上海警察巡逻的时候,手是放在枪上,什么时候拔出枪来。

  闫正斌:

  对人民警察使用枪支这个问题,国家的法律是有明确的规定的。人民的警察使用武器警械条例,就明确规定了,当出现16种情形的严重的暴力犯罪的时候,那么我们是可以使用枪支的。

  评论员:

  都是比较相对恶性的这种暴力事件。

  闫正斌:

  对。

  评论员:

  危险比较大的。

  闫正斌:

  对。从人民警察的装备看,我们有枪支,有警械,对于不同的违法犯罪,我们有不同的强制的措施。只有出现暴力犯罪的时候,比如说像是劫持人质,比如像实施爆炸放火暴力犯罪的时候,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安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是使用枪支的。

  闫正斌:

  接下来我们就要关注的是,上海的这个警察的巡逻的时候是佩枪,但是是否也要过很多的关,比如说心理关、技术关等等?我们继续来关注。

  教官:

  你看你扣的时候,因为食指用力过猛,所以你的枪会往上方倾斜,手腕这里没有挺住。

  解说:

  在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靶场内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即将佩枪巡逻民警,需要进行持续数月的射击训练,而训练量也增加了三倍多。

  陈健:

  从戒备、出枪到完成6粒子弹的击发,要求是在15秒内全部完成。

  解说:

  其实技能训练已经是民警佩枪的最后一关。在此之前,巡逻民警首先要跨越政治关和心理关,而心理过硬又是重中之重。他们先要在上海市公安局统一的心理平台上,完全三套专业心理测试表,既有我的思想保守,我不擅长说笑话,讲趣事的这样的性格自测题,也有失恋、离婚、子女管教困难的这样个人症状题。在专业心理咨询师分析并访谈后,才能判定民警是否适合佩枪,并为每个人建立心理档案。

  上海政法大学城市公安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章友德:

  过去人民警察,使用枪械的机会很少。使用枪支的过程中间,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的问题。

  解说:

  警察佩枪天经地义,但是射枪无小事,对于这样一件武器,市民在街头跟他擦肩而过的时候,是否内心已经足球适应了呢?

  市民:

  不太适应,毕竟个现象太突然了,从小时候也没有出现过佩枪的警察。

  市民1:

  我不知道我应该去注意一些什么行为,比如说手不能动,或者手不能往后插口袋这些行为。

  解说:

  在国外不少国家的警察都有佩枪的历史和传统。在美国民众早已适应了佩枪的警察队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教授 王大伟:

  在991恐怖袭击之后,反恐成为美国的国策,普通的老百姓是十分尊重的警察的执法权利的,当警察给你口令,比如说停车、双手抱头,公众也是习惯接受并认真执行的。

  解说:

  在英国警察支付罗伯特比尔在建警之初曾经警察限制佩枪,但是恐怖袭击不断升级,英国警察也开始佩枪,可谓到武装到了牙齿,除了手枪甚至佩了冲锋枪和装甲车。

  王大伟:

  英国公众对警察佩枪,是有一个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比如说就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巴西青年犹豫不适应警察给他的指令,结果被警察误认为是恐怖主义分子,而枪击毙命的事件,这给公众和警察都上了严肃的一课。

  解说:

  在面临暴力威胁的时候,果断的使用武力,依法用枪,也是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之一,对此世界各地的公众也是理解和支持的。

  罗马市民:

  佩枪是警察之最关键的地方,是你辨认他们的方法,

  罗马市民1:

  尤其街上巡逻时,这成为安全的标志。

  评论员:

  首先我们来看看警察法,警察法上说,遇到有像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以及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我们再来看,它要在特别的规定,特定的情形下,经警告无效,才能使用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等致命性警察武器。这是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条例来进行相关的规定。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连线嘉宾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副局长,闫正斌,闫局长,其实警察佩枪进行巡逻,一定不是摆设,关键时刻是得用的。但是关键时刻等用的时候,毕竟是在闹市区,平时的射击训练,如何进行更有针对性,比如像类似3月1日昆明暴恐事件的人群如此复杂,怎么让它变得更专业。

  闫正斌:

  应该讲,刚才讲到了昆明301的暴恐案件,这里面我们个特警赶到现场的,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连续开枪,击毙、击伤了这5名暴徒,我觉得着是一个依法使用枪支的典型的案例。那么如何保证,我们在民警依法安全规范使用枪支,在这方面应该讲,过去也是这样,有严格规范的,那么同时我们公安部正在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强化培训,这是主要是什么,一方面提升我们基层民警使用枪支的技能,掌握枪支的性能,掌握的操作的要领,确保能够安全使用枪支。同时我们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进一步的加强法制和安全意识的培训,要让民警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

  评论员:

  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也会关注,如何技术上和法律知识上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不可以用等等,我觉得肯定都会做的好。但是还有一个软性的东西也很重要,那就是心理素质,当他佩上的枪之后,如何进行心理的的疏导和相关的培训,让他不至于有产生敢用,关键时刻,或者有的时候防卫过当,或者有的时候敏感过度等等。

  闫正斌:

  在这方面,我是感觉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做。一方面是加强日常的训练,我刚才讲到了,要加强日常的射击训练,加强民警对枪支性能的了解,切实准确掌握枪支的要领,掌握了要领在使用上会更踏实。同时,刚才我讲了,加强使用规定规范的这样的培训,目前我们真在做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在组织各地进行培训以后,我们正在编写民警使用枪支的操作手册,这样使枪支管理到操作的要领,提炼出来,让民警易懂,易掌握,这样便于民警来掌握,来提高这种技能。

  评论员:

  接下来的时候,可能老百姓也会想这样的问题。我们有的时候看到,国外的警察,不许动,可能不是严重违法可能只是违规,手都贴车上去了。当警察佩枪巡逻了之后,遇到特殊情况,甚至警察已经拔出枪的时候,你觉得百姓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反映?

  闫正斌:

  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件也有规定,在使用枪支警械的时候,应当提醒命令在场的无关人员要躲避,从法律规定上也要求,我们在场的无关人员服从警察的命令,避免造成意外的这种伤亡和损失。在这里我是感觉提醒广大观众,特别是百姓群众,遇到这样的情形的时候,一定注意看热闹的这样一种思想的状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根据现场警察的命令保证安全。

  评论员:

  接下来我们关注,上海作为一个特别大的城市,开始实施了佩枪的巡逻,会不会成为一个开始其他的城市也会跟进呢?

  解说:

  这是广州海珠特警巡逻队。今天上午在海珠警方启动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之后,他们就投入到了日常的巡逻中。今后这些特警也将分组,全天候24小时巡逻,而除了将特警巡在逻敏感区域常态化。从5月1日开始,广州市将有一万多名警力投入到路面巡逻,这些警力也将统一着装、配备装备。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 汤渊博:

  这次我们准备动用11000名(警察)这样一个巡逻力量撒到社会面上。我们这个巡逻,有步巡、车巡,在人流密集场所,在重要的公共场合,我们采取步巡,也就是两人一组,徒步巡逻带枪。

  解说:

  根据广州近两年的民意调查,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已经成为最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身边多了统一着装警察巡逻,让市民有了安全感。

  市民:

  毕竟遇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见到警察在身边,会安心很多,觉得他能够帮助我。

  解说:

  广东警方此次投入的不仅仅是警力,更是将警力形成五位一体的防控,同时借助各类型的视频监控探头,开展全天候视频巡逻。

  汤渊博:

  我们还有必要的一些装备,比如说执法记录仪,比方说警务终端还有相关的一些通讯。这些尽可能把整个巡逻工作覆盖面各方面效能提高最大。

  解说:

  不仅仅是在广州,从3月中旬开始,江苏各地的车站、闹市、风景区等重点区域,不少市民都能看到头戴钢盔,手持钢枪的警察。而全国的公安机关从本月2日,也开始为期3个月的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目的是进一步的提升基层一线民警,武器警械的使用的法律素养和实战技能,提高基层实战单位领导骨干的战术指挥能力,确保在执法执勤,尤其是在处置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利犯罪中,做到依法规范有效使用警械,及时制止,震慑犯罪。不论是让普通民警开始佩枪,还是让特警特警参与市场的巡逻,对于公众来说,枪支在他们身边儿出现的纪律都在提高。

  市民:

  我怕他一急了,不按规定,拿出枪来,那可能真出事了。

  市民1:

  给人感觉很安全,很有安全感。

  市民2:

  枪支管理还是要严重一点。

  评论员:

  上海已经实施,广州也释放了信号,马上连线闫局长,那接下来是不是节一不的推广,而且要很快。

  闫正斌:

  那么从我们国安部的部署,我们要求本身就是武装巡逻的常态化。在各个大中城市都要实行。

  评论员:

  接下来,闫局长一定民对这样一个调查:警察佩枪后,你有什么样的担忧呢,发现有33%的担心枪支被滥用,22%担心被枪支丢失,还有36%的人担心使用监督谁来管,您怎么面对大家存在的担心?

  闫正斌:

  应该讲,确确实实像观众所说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是感觉作为人民警察,佩枪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面对严重暴力的时候,应该敢于担当,依法果断使用枪支,及时有效制止犯罪,这是履职,履行好服务好人民群众,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须的。当然作为人民警察配备使用枪支,自身要严格规范进行管理,那么对于违法违规滥用枪支的,国家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归,作为我们公安机关内部也有严格的纪律要求。

  评论员:

  好,我想这一点,也给大家松一口气。在短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在采访的时候,说看到警察佩枪,我有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其实正好说反了,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包括常态化之后,应该是让更多人感到拥有安全感。